正文

手语班里的城市“软环境”

2021年11月14日 09:28:47 来源: 解放日报

    作为一名联系残联的记者,日常免不了要和残疾人打交道,其中不少是只能依靠手语交流的听力残疾人。因为我不会手语,采访时只好打字交流。不久前,得知上海2021年手语服务项目社会班启动的消息,可免费为学员进行为期五周的手语培训,没有犹豫便报了名。

    第一天去上课时,发现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一打听才知道,这里从19岁到66岁,不同年龄段的学员都有,职业也是五花八门,有学生、公务员和公司职员,有警察、记者和医护人员,有客服、导游和志愿者,甚至还有全职妈妈。

    语言是消除隔阂的工具,手语则是听障群体和外界建立联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海持证残疾人近60万,其中,听力残疾人8万。但和庞大的城市人口相比,残疾人仍是少数,他们的权利同样需要得到保障。

    多年来,上海一直在推进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从生活各个方面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社会对盲道、无障碍电梯等硬件设施的关注也并不少。但同时,无障碍“软环境”的建设也不能忽视,甚至更为重要。

    所谓无障碍“软环境”,是一种包容友好、融合平等的社会氛围,更是一种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的软性服务,它能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精神、文化和社交等多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敢于并能够走出家门,敢于并能够向健全人寻求帮助,敢于并能够自信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显然,打破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沟通壁垒的手语,与“软环境”息息相关。

    与硬件设施相比,“软环境”提升效果的显现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以手语为例,若想达到和残疾人流畅交流的目的,学习成本并不低,但在部分公共服务尚未延伸到的角落或窗口,往往依靠的正是此类软性服务。很多时候,这是一种普通市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对社会来说起到的是“润滑剂”的作用,看似渺小,实则不可或缺。

    我们说城市要有温度,如何让这份温度真正落地,往往在于行动。越是需要久久为功的工作,越需要公众、政府和社会多一点耐心去做,多投入一点关注和精力。对很多从未和残疾人打过交道的人来说,学习手语正是他们踏出的第一步,这值得鼓励。

    手语班里,不同的学员带着同样的目的前来。有参加过助残活动的大学生,想“多学一门技能”更好为残疾人开展活动;有来自街道的基层干部,希望学会手语后在工作中给听障群体更多帮助;还有一位羽毛球教练告诉我,他期待学会手语后可以有机会免费教听障朋友打羽毛球……学员们在培训结束后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真正学以致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是手语班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城市温度落到实处的体现。

    当然,学手语,本身还只是一个开始。正如课堂上手语老师对学员们所强调的:“要想真正和残疾人朋友交往,你们得真正贴近他们的生活”——语言只是工具,对另一种生活处境的理解、共情,甚至参与,是关爱得以更好落地的基础。这种共情能力,离不开城市文明土壤的培育。正是通过“打出”一个个手语词汇,学员们才知道,原来手语也有“方言”与“普通话”之别,原来残疾人在无声的世界中也可以精彩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的“语言”甚至比落在笔端的文字更为生动有趣。只是,真正能够聆听他们“声音”的人,还是不够多。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的也是同理心的作用。无论是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市民,面对弱势群体,若能具备更多换位思考的能力,站在对方的处境思考问题,多一些感同身受,或许就能避免很多本不会产生的问题,城市才会更有温度。(顾杰

    

【纠错】 [责任编辑: 史依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09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