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浦东建“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

2021年11月22日 08:58:42 来源: 解放日报

    6个月前,为了购买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王广建往往要驾车前往20公里外的农资超市,有时遇到超市储备物资紧缺,还不得不跑好几趟。不过,随着“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个困扰正在被化解。如今,浦东新区的农民购买农资产品,有了更加方便的渠道,“需要的农资可以直接快递到田间地头。”

    这个可喜的变化,要从一条“人民建议”说起……

    农资超市撤点不方便

    自2011年开始,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增收、保障农业投入品安全,浦东新区基于“区农委负责协调指导、各涉农镇提供场所、区供销社负责组织供应”三方协作模式,建设了38家“农资超市”门店,还推出农业物化补贴信息化结算系统,保障农资产品的供应。

    可2017年以来,原本的供应点用房因拆迁、拆违或原暂定的使用期满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负责供应的公司难以负担日益提升的租金和人力成本,相继关停了周浦镇瓦屑店、新场镇坦直店、川沙新镇六灶店、航头镇航头店、书院镇书院店等多家农资超市门店。门店数量大幅缩减,给农民们购买农资产品增加诸多不便。

    “有的社员骑电瓶车去较远地方购买,来回耽误时间更多。”王广建告诉记者,农忙季节是用药高峰期,等安排完手上的活,赶过去发现农资超市早就关门。“能不能像快递一样,我们线上下单或电话订购,可以直接配送到家里?”王广建随即给浦东新区人民建议征集办提了个建议。

    农民建议撬动“农资+”建设

    王广建的建议被转送至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后,得到高度重视。区农业农村委立刻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深入调研,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动了解情况;另一方面邀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召开座谈会,听取农资供应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服务时间不匹配”“物流服务欠缺”“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农业废弃回收功能是不是可以同步加强”……除了购买农资,农废回收、农产品销售等不同方面的建议都涌现了出来。浦东新区供销联社旗下上海乐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义明全程参与调研,他告诉记者,在一次次讨论中,王广建的建议变得更加立体。“不光要解决农民的农资购买问题,我们还要建设一个全面的服务体系。”

    建立“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想就此形成:“农资+流通服务”,要提供优质优价补贴农资和非补贴农资的线上购买渠道,提供配送和自提相结合的物流服务;“农资+技术服务”,要为农户提供应时农事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品质;“农资+农废回收”,要简化农药废弃包装、农膜回收流程,方便农户交投;“农资+大数据”,要打通农资经营、农废回收数据与监管平台,实时掌握农资商品流向,农废回收实时情况,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规范经营、农户科学种植。

    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畅通

    6月底,“农资+”综合服务线上平台上线公测。用户可进入微信公众号“浦东惠农通”的“农资服务”板块,根据买卖农资、农废回收、信息查询等不同需求选择我要买、我要回收、我要卖、应时农情、惠农服务5项服务。“将所有涉农事项整合为一个端口,从而实现涉农领域‘一网通办’。”据李义明介绍,目前系统仍在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持续优化。

    线下门店也一改传统“农资超市”的模样,转型升级。11月初,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桥北村的第一家“农资+”服务站改造完毕并投入运营。新的“农资+”服务站集纳了前置仓、农废仓库、销售区等多种功能。前置仓区域根据货物种类划分不同区域,还设置了分拣配货和发货功能区,“农资数量从原来的5吨增加到15吨,辐射范围也大幅提高。”此外,记者在现场看到,24小时取货柜、农废回收柜也已投入运营,农民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实现灵活自主取货,并自助完成农药包装瓶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结算。

    记者从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接下来,浦东新区还将尽快完成“1+2+9+X”“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即1个线上平台+2个中心仓+9个前置仓+X个前置柜,进一步加快推进浦东涉农区域服务全覆盖。(记者 栗思)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2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