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英文出书到英文讲座:张慈贇以画为媒搭建中外沟通桥梁

2021年12月05日 15:46:4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5日电(记者吴宇)融合了“诗、书、画、印”等独特文化艺术形式的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艺术风格、视觉效果以及技法、使用工具和材料等方面有何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更好地 “读懂”传统中国画,进而以画为媒、增进彼此了解?

  近日,沪上资深媒体人张慈贇举办“张慈贇邀您走近中国画”讲座,用英语向50余位中外听众介绍中国画知识,诠释中国画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探讨中国绘画与书法对艺术的影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与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来自机关、高校、企业、以及领事机构与会者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上海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孙为民认为,张慈贇是著名报人、翻译家,退休之后依然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介绍上海,难能可贵。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笔墨、意境之美,一如中国人的深沉含蓄、内敛自省,同时给人持久的艺术享受和充满想象的空间。聆听张慈赟对中国画基本美学观点和艺术风格深入浅出的诠释和解读,有助于人们、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更多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特的意义、地位和价值。”孙为民说。

  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国际展览业协会名誉主席陈先进回忆,近20年前,曾与张慈贇一起作为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陈述人,向国际展览局进行情况介绍。“今天,通过张慈贇对中国画的介绍,人们能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和信心。这种中外沟通非常必要”。

  张慈贇,高级编辑,《上海日报》创刊总编辑,曾担任过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多年来,他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出版了《中国历代著名绘画作品鉴赏》《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著述》《中国古建筑及其故事》等英语著作。

  张慈贇表示,自己擅长丹青,举办“走近中国画”讲座,从英文出书到英文讲座,在以画为媒搭建中外沟通桥梁的同时,也是自身艺术创作与对外文化传播从“沉静”到“律动”的转变的一种尝试。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5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