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派水彩绘出“美丽上海”

2022年01月07日 09:26:17 来源: 新民晚报

  冯信群《古镇》

  作为一个外来画种,水彩传入中国后首先在上海萌芽与发展,从土山湾画馆的建立到新型美术学校的成立,上海一直是水彩艺术在中国推广传播的沃土。近日,“美丽上海”海派水彩创作人才培养工作室成果展在敬华艺术空间(铜仁路92号)举办,一批名家带领青年学子用优雅的水彩语言塑造“美丽上海”的城市形象。

  据了解,东华大学“美丽上海”海派水彩创作人才培养项目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底蕴,探索海派艺术与创意人才培养新范式,探索与其他艺术结合的可能。“美丽上海”海派水彩人才培养大师工作室自2020年申报之前,就筹措师资服务海派水彩人才的培养,水彩教学课程注重创新,倡导创作与理论并重。

  在展览举办时,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冯信群、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远、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黄阿忠、东华大学教授刘晓东等艺术名家探讨了海派水彩艺术的发展和趋势。专家们认为,上世纪初,代表东方的“水”和代表西方的“色”在这里交汇、融合、发展,为城市点染出丰富的色彩。水彩是上海绘画的一个侧面,或者说是上海的一个艺术脸面,很多画画的人都率先接触水彩,这是一种代表了城市形象的画种。在将近百件展览作品中,上海吐故纳新、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在水彩笔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冯信群说,以水彩为媒介讲述上海的城市故事在今天有特别的意味。上海这座城市有很多的细节与肌理彰显着海派文化的特质,有着讲述不完的故事。“一座建筑门头看似平常,但当你花几个小时描绘它的时候,会感受到城市细节中的精致。”展览策展人杨建勇观察后发现,上海的性格和水彩有点像,上海人比较随性,富有情趣,这是水彩画的亮点,一笔飞白留下的水痕,或者无意的水迹塑造,都是海派水彩的罗曼蒂克情调。日新月异的城市是水彩画发力的良机,它可以塑造出一个更有诗意的美丽上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黄阿忠分析,水彩写生围绕城市街景来描绘城市特色,这个载体选择得好,因为水彩太浪漫了,和这座城市很匹配,拿起水彩来画“美丽上海”会有更多人参与。

  展览由上海市文教结合人才工作室,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主办。展览持续到2022年1月9日。(乐梦融)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1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