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减少聚集吃出健康,在家吃年夜饭成“新食尚”

2022年01月20日 10:56:28 来源: 文汇报

  虎年新春脚步日益临近,阖家团聚共享盛宴是无数中国人对“过年”的美好记忆。

  今年,为积极响应并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家吃年夜饭成为“新食尚”。在沪上,申城老字号餐饮店的年夜饭半成品销售火爆,而不少市民也开始为年夜饭而操持、忙碌开来。

  健康专家发出呼吁,减少人员聚集,在家吃年夜饭,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别有意义:不仅更安全,也为一个个小家庭注入浓浓的年味,吃出健康团圆味!

  年菜年货备起来,浓浓年味在“小家”

  临近春节,“老上海”们已陆续开始囤年菜、备年货。“本打算在家做10人份的‘圆台面’,现在改了,不搞大家庭聚会,各家各自过年。我们一家五口,一顿准备五六个大菜,顿顿吃新鲜。”这两天,市民徐先生家里的冰箱、北阳台已备足“年味”,这其中既有“徐家牌”家传风味,也有美心八宝饭、鼎福记小笼包、绿杨村蔬菜包等老字号代表作。

  响应防疫“不聚集”号召,今年,大量市民将年夜饭用餐地从饭店、酒楼改到了自己的小家。或打包全套年夜饭半成品,或购买盆菜,或亲自下厨烧几道小菜……“在家”年夜饭成为市民首选,也带火“网购”年夜饭套餐热。

  “酒香蒸鲥鱼、缤纷小炒皇、红酒琵琶鸭……这些菜免洗免切,直送到家,一热就吃很方便。”在上海刚工作一年的小程今年决定不回老家、留沪过年,不赶春运的他,研究起了年夜饭的菜式“组合”。

  牢记健康膳食指南,“家味”提升参与感

  在医学专家看来,“在家”年夜饭不仅利于筑牢防疫线,还利于提升年夜饭的“健康指数”。

  “传统中华美食里,既有符合中国人味蕾的老味道,也具有令人神往的健康好食材,在家自行搭配,更不易饮食过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提醒市民,春节期间可能顿顿都是“年夜饭”的节奏,因此也有一些健康误区要避免。比如,在众多美食的包围下,人们很容易忽视主食,而其实杂粮、全谷物食物等粗加工谷物食品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控制体重、调节胃肠道、稳定血糖、增加免疫力等均有益处。

  葛声提醒,要打破“主食等于米饭”的固定思维,可将谷物或营养特性相近的根茎类食物(如土豆、山药)融入菜肴,或增加全谷物、杂粮及杂豆类比重。因为与精制谷物(大米、面粉)相比,全谷物食物可提供更多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因此可在“春节餐桌”上增加八宝粥、金银米饭等。

  “近年来,各国健康膳食指南都强调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估计过年期间,不少家庭准备的‘硬菜’多、荤食多,不知不觉中,蔬菜吃得少了。”葛声称,“餐餐见蔬”的两条简单操作原则是,一餐食物中蔬菜重量占二分之一,其中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包括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色等。因为深色蔬菜更具营养优势,尤其是富含β-胡萝卜素、植物化学物等,烹饪方式则通常以凉拌更佳。

  谈及荤食类别,六院临床营养科冯晓慧医生则提醒,我国居民肉类摄入中,仍以猪肉等红肉类为主,佳节期间更是如此,不妨调整肉食结构,有意识地以水产品、豆制品代替畜肉类。“红肉、海产品均是优质蛋白质及脂溶性维生素等的良好来源,但营养价值有所区别。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相比而言,红肉类脂肪含量较高,并以饱和脂肪为主,过多摄入不利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的预防。”

  在营养专家看来,在家吃年夜饭,还有助于更好实现控盐、控油目标。也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动手做一顿年夜饭,来一场难忘的亲子互动,跨越山海,难忘“家味”,在“小家”安全健康过大年。(记者 唐闻佳)

【纠错】 [责任编辑: 史依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3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