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祥东:建议加快人工智能立法 促进深度赋能实体经济

2022年01月24日 19:27:5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月24日电(史依灵)1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上海要全力推进三大产业“上海方案”,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创新行动。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提交了《关于上海人工智能条例的议案》,建议加快人工智能立法,保障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元宇宙技术设备场景应用全产业链发展。

  毛祥东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红火,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基础层企业和核心技术势单力薄,基础层企业数量占比仅为2.3%。AI芯片作为人工智能的“心脏”,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在我国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中均处于弱势地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寻求突破。第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机制尚未健全,各企业缺乏技术间的协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动缺乏有效协调。第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仍需突破。第四,公共基础服务能力与安全保障亟待提升。

  毛祥东建议,首先要加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一方面,要支持高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突破自然语音语义识别、机器学习、智能搜索等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配套。同时,有序推进类人脑计算机、深度学习等前沿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扭转技术路径跟随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其次,对标元宇宙场景技术推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示范。建议在制造、教育、环境、交通、商业、健康医疗、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提升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生活、公共安全、工业设计、医学、规划、交通和文化教育行业等领域中的规模化应用。同时,加快制定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建立并完善基础共性、互联互通、行业应用、安全服务、隐私保护等技术标准,研究建立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评估标准。

  此外,毛祥东还建议搭建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与安全风险底线。建立集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产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孵化中心,促进产融对接,扶持创新创业企业。每年定期通过专家委员会审核人工智能开发技术企业战略,在挑战公共安全与道德伦理上设置一些安全底线与标准。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3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