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的庭院 书就像可采撷的鲜花

2022年11月30日 10:39:04 来源: 解放日报

  “小时候到书店,哪怕只是闻闻油墨的味道,都很高兴。油墨味,就是书香味。现在,书店里的‘香味’更丰富了,咖啡香、植物香……当然最核心的还是书香。不论是喜欢阅读还是不太关注阅读的人,进入这个环境,都会在各种各样的香味里发现书。书,就像这个庭院里可采撷的鲜花。”作家赵丽宏感慨道。

  11月27日,位于奉贤区上报传悦坊的“江南书局”首店“江南书局·书的庭院”对外试营业。“江南书局”是上海新华传媒打造的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新型书店业态,计划在“五个新城”布点。首店“书的庭院”建筑面积1447平方米,位于上报传悦坊第二、第三层。1.4万余册图书错落分布在“庭院”各个区域,读者随处可见、随手可拿。

  相逢“琴棋书画诗酒茶”

  在书店入口驻足,一侧“竹墙”上的“江南书局”四字店标,出自明代书画家、上海松江人董其昌的书法集字。门头以整片“竹林”形成有韵律感的洞穴式入口,“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此进入书局,仿佛走入《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

  进入书局内部,“琴棋书画诗酒茶”七个微缩景观线索体现了运营团队的匠心。收银台旁的展示桌在江南文化和奉贤本地文化的新书旁,就有一个小小的“琴”布景,高山流水,一人抚琴、一人听琴,希望读者在书店遇到知音。穿过活动区,七个线索中的“诗”就位于“书之阶梯”之下,“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句描绘江南的诗句在暖黄的灯上投射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场景。

  抵达三楼的国内文学区,就能在书架上邂逅“画”的场景。那是明代画家仇英所绘的重彩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棋”的场景隐身艺术类书籍中,布面棋盘上,一个小小的竹林里对弈的一仙一侠,颇为灵动。咖啡吧台上能找到“酒”,除了新华书店自有品牌“磨辰光”咖啡,还有三款精酿啤酒提供。

  “书”“茶”两个线索藏在书店特有的“社区空间”里,这里既是读者的书房,也是一个书香活动阵地,接受团体活动预约,平日除了阅读活动,还会举办与书店气质相吻合的创意活动课。

  见证“新华书店”品牌迭代

  在这家新的“江南书局”,无论是工作节奏还是状态都不一样。王宋说,“过去的工作重心围绕着图书,在这家新店可能是图书、咖啡、活动‘三分天下’。大家的业务都与书有关,但各有侧重,比如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就有3位同事。开业之前,老中青团队一起头脑风暴,开发产品。”

  “从售书为主到多元的文化体验,新华书店始终围绕如何更好服务市民文化生活需求而变。”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利说,新华书店的确存在面貌单一、不够个性化的一面,陆续打造新品牌、推出子品牌,有品牌自身提升、超越的内在驱动力。“在新华书店历史上,经历了从整齐划一的门店到超大型书城、各具调性的特色书店等多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华书店就有过品牌化过程,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文化需求爆发式增长,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为代表的超大型书城应运而生。进入网络时代,实体书店承载的图书数量终究有限,如何满足读者丰富多彩的体验型需求又成为书店从业者新的课题。”

  当“新华书店”变幻出越来越多形态,承载着读者什么样的期待?在“书的庭院”举办的首场“新江南读书会”上,赵丽宏说,“读者在这里不仅可以购书,还能坐下来一起读书,举办更多有趣、有意义乃至有深度的活动,一起讨论书、品评书,感受生活的多样性。”(施晨露)

【纠错】 [责任编辑: 佘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