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膏方:熔治疗与补益于一炉的中医智慧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海派膏方:熔治疗与补益于一炉的中医智慧

2023-08-17 17:32:36 来源:新华网

  中医药常用剂型谓之丸、散、膏、丹,江南地区是膏方发展最繁盛之地,而上海无疑又是江南膏方应用与制作的领头羊。

  海派膏方文化是中医文化、中药文化、医工文化、民俗文化的复合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令联系,反映出中华民族杰出的生活智慧。

  膏方的起源可上溯至《黄帝内经》。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等“煎”可视作最早的膏方。此后,膏方制法日益成熟,广泛用于滋补,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医书中均有提及。明清时期,张景岳、王肯堂、缪希雍、朱谟、韩天爵等人在各自的著作中记载了不少膏方和医案,许多为后世沿用。上述这些医家大多生活在江南一带,反映出膏方在江南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其中,晚清名医张聿青在其医案中专列膏方一卷,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医家运用膏方的经验。民国初期,秦伯未的著作《膏方大全》和《谦斋膏方案》标志着膏方理论的研究迈上了新台阶,膏方作为一种独立的保健方法得以确立。

  近现代以来,上海作为时代激荡中的变革先锋,始终积极探索中医药的出路和未来。在传统的膏滋药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器具,完善基于传统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制备方法,膏方制作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一些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由机器替代,熬膏时间变短,质量更为均一。上海渐能生产糖膏、蜜膏、荤膏、素膏等各种类型的膏方,以及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膏方,如糖尿病人的无糖膏等。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膏方热迅速抬头,海派膏方北上南下,西进东扩,向全国各地传播。经过几代人的潜心钻研,已研制出益气复原膏、活血降压膏、活血养颜膏、扶正化瘀膏、温阳暖宫膏等体质膏方成品。

  膏方不同于中成药,它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针对性强;无需煎煮,易存易携,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口感舒适,和人们印象中难以下咽的中药相去甚远;药力温和,稳定持久,更适用于补益。

  膏方体现了中医寓攻于补、攻补兼施的治疗特色,蕴含了《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预防思想,药品与食品有机结合,治疗与补益作用兼具,性味与口味并重,是最能体现中华保健文化的载体之一,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摄生防衰等方面有突出疗效。  

  2013年,海派膏方文化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朱抗美教授、余小萍教授为代表性传承人。

  

[责任编辑: 佘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