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民企放心大胆“走出去”的底气!这场外交官与长三角民企交流活动讲述共赢的故事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民营经济一直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上海密集出台诸多政策举措“力挺”民营经济: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促进民间投资“20条”,出台措施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聚焦未来产业,让面向全球市场的“好苗子”脱颖而出。如何为这些有志于“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搭建好沟通合作的平台?作为举措之一,上海市工商联举办的2023外交官与长三角民营企业家交流活动今天下午开幕。东方网记者了解到,近期,上海发布的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利好”为民企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一批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走出去”的底气和信心进一步增强。与会民企对记者表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给民企走出去带来更强大的信心和底气。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将进一步打通供应链,让海内外合作各方获益,实现共赢。
拓展海外新能源市场 促进各国人民“心联通”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们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上海寰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南逸表示。
响应国家倡议走出去不断壮大实力,上海寰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此有着丰富经验。从2015年至今,这家能源企业围绕“一带一路”市场进行新能源电站投资、建设及运维,目前已经是中亚最大、最具竞争力清洁能源供应商。其中,在哈萨克斯坦新能源项目规模总计达630MW,6个项目被列入“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清单”。
谈起2018年来到第一站哈萨克斯坦,为了让项目早日建成并网,整个团队尽己所能摸索沟通,最终克服万难的场景,上海寰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南逸意犹未尽。
“‘我们希望通过‘共商共建共享’,让合作双方都能从项目中获益,未来,还将从哈萨克斯坦辐射其他中亚国家和周边地区新能源市场。”南逸告诉记者,民企在“走出去”过程中,一方面借着政策东风,将新能源业务拓展到海外。在此过程中,带动了中国技术、标准和设备“走出去”,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带去清洁的电力,帮助当地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另一方面也能借中国企业“出海”,连接起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两国人民的“心联通”。
图片说明: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的Ybyrai 50MW风电项目,位于库斯塔那州,被列入“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清单”
对标国际市场标准 赋能“一带一路”国家产业
利用中国的技术能够为新产业找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价值通路,利用科技赋能,找到独有的高价值市场,是众多民企的期望。上海意真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许昊珺表示,“走出国门,我们希望能以安全、有效且能兼顾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赋能‘一带一路’国家的相关产业,找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路径。”
图片说明:在马来西亚启迪之星就项目落地及当地产业合作与中小企业协会会长等进行交流探讨
曹许昊珺告诉记者,她对未来的国际市场很有信心。目前,公司已与菲律宾椰子管理局达成初步协议,在当地成立JV共建功能性椰子油区域示范中心。同时,她也表示,民营企业出海也必须认识到国际市场面临的挑战,做好生产成本的控制,市场教育,战略合作伙伴,产业合作伙伴的搭建等方面的准备,同时逐步与国际社会对接,建立国际市场广泛接纳的产业标准和产品标准。
"她力量”走出新商业模式 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特色之美
制造业、尖端行业“走出去”,文化软实力同样也要“走出去”。绣红计划项目即是一支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情“她力量”。
由沪滇协作起步,12年来,上海穆驰实业有限公司发起的“绣红计划”,已带领云南大山深处的1556位绣娘共同创业,走遍96个村成立14个不同民族风情的绣娘合作社,创立了“彩云绣娘”品牌,正积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我们这些绣娘,正争取与更多国家交流的机会。”上海穆驰实业有限公司CEO靳英丽告诉记者,为让更多绣娘可以看到世界之大,也让世界看到大山深处的美丽,公司争取更多国家交流的机会。同时,“农村合作社+个体绣娘+上海企业+国际贸易”的商业模式,也有利于让各发挥优势,获得劳动所得,共同创造幸福。
“我对这个项目的发展非常有信心,经过12年的基础,我坚信世界想看到中国民族特色之美,也坚信我们的商业模式能带动更多女性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靳英丽表示。
据悉,以“深化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为主题的2023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活动上,近百位民营企业家和来自35个国家的70余位驻沪领馆官员以及在沪外国商会代表齐聚虹口北外滩,聚焦国际合作与交流,共话“一带一路”新愿景。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浙皖三地工商联共同协办,北外滩国际商会联盟、虹口区工商联联合承办。(薛宁薇、李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