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走进百企|与沪同行三十载 “齐鲁”青未了
  • 新华网无人机
正文

分享至手机

强信心•走进百企|与沪同行三十载 “齐鲁”青未了

2023-10-17 14:32:13 来源:新华网

  编前语: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世界经济的持续疲弱,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实现同比3%的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这殊为不易的成绩,是我们开拓前进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黄金更宝贵。2023年,我们面对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在加深。然而,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变,人民的信心正不断增强。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华网推出融媒体栏目“强信心·走进百企”,通过深入的采访调研、丰富的融媒形式,与您一同见证广大企业开拓进取的蓬勃活力,见证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坚定信心。

  新华网上海10月17日电(王若宇 沈梅 潘嘉琪)1992年,在上海浦东新区这块年轻热土上,上海齐鲁辉煌起步。30年沧桑巨变,作为山东借鉴上海经验、促进两地合作交流的“窗口”国企,上海齐鲁见证了浦东新区白地到大厦万间的繁荣,自身也华丽嬗变,横跨投资、贸易、酒店服务等多个领域,在上海打造了“齐鲁会客厅”。截至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达20.68亿元,成为鲁沪经济交流的核心枢纽,也是国企积极践行中央双循环战略的典型样板。

  齐鲁大厦 新华网发 (上海齐鲁供图)

  鲁沪协同 交流创新“窗口”

  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而就在5个月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就在上海设立了省属国有企业上海齐鲁。成立之初,山东省政府赋予上海齐鲁的任务是宣传推介山东,借鉴上海改革开放先进经验,促进鲁沪两地合作交流。

  随后上海齐鲁以此为己任,与属地政府保持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积极配合属地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此外,上海齐鲁与上海本地国央企、知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自身三大主业协同发展的同时,以投资为引领,将其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度融入。

  齐鲁与中企签约现场 新华网发 (上海齐鲁供图)

  在股权投资领域内,上海齐鲁与上海国际集团旗下的上海科创中心基金深度合作,系统性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绿色、科技为导向,投资“硬科技”“卡脖子”“杀手锏”技术。在资产运营领域内,上海齐鲁与中华企业、中建八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大资产管理业资源和管理专业能力,利用自身国企的良好信誉,整合外资、民资,共同出资盘活优质资产,为上市公司纾困。在供应链综合服务管理领域内,上海齐鲁贯彻中央双循环战略,将单纯国际贸易主业转型升级为融内外贸、跨境资金池、仓储、物流、生产、融资、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综合业务,整合资源投资内地企业。投资对新疆阿克苏的民企进行技改,对接上下游企业和市场,打通供销产业链,救活了企业,提高当地就业和税收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市场占有率和稳定收益。

  新疆阿克苏地区考察项目 新华网发 (上海齐鲁供图)

  加码扩投 升级布局新赛道

  在稳健推进主业板块的同时,近年来,上海齐鲁聚焦上海三大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以财务性投资、战略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方式,打造优质标的全生命周期投资生态。

  上海科创S基金签约 新华网发 (上海齐鲁供图)

  在不久前的 “上海S基金联盟2023年度峰会”上,上海齐鲁与上海科创基金等签订了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基金合作协议。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基金是上海国资体系第一支创投类S基金,是中基协私募新规实施以来备案的首支S基金。创投类S基金旨在为资本接力、为科创助力,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支撑科技企业以及背后投资基金的流动性。目前,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和产品备案,首关规模7.56亿元。此外,部分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意向投资人的决策流程即将进入尾声,预计终关规模将超过15亿元。

  上海齐鲁成为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基金创建合伙人,同时也成为了上海S基金联盟成员单位。创投类S基金,能够有效支撑科技企业以及背后投资基金的流动性,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S基金特有的运作方式也能够为投资人带来相对丰厚的回报,依托科创母基金的资源优势,预计该项目能为上海齐鲁带来不低于16%的年化回报率,更为重要的是为上海齐鲁系统性切入科创类股权投资提供了高起点的渠道。

  同样在今年,上海齐鲁参与投资金桥特殊机会投资项目,是阳光城通过中信证券发行的类REITS产品的市场化推出项目,同时也是一个纾困类项目。上海齐鲁出资1.32亿元,向外资和内地民资募资7.7亿元,并操盘完成结构搭建和交易,预计年化收益率15+%。

  践行ESG 绿色赋能企业发展

  回顾30年发展历程,上海齐鲁深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ESG之于上海齐鲁,既是投资理念,更是企业的行动指南。上海齐鲁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在保证国企业绩考核、健康稳定的经营现金流的前提下,“all in”ESG的长期布局,不争朝夕之功。从与业务结合、与数字化智能化结合、与鲁沪协同议题结合三管齐下,加强上海齐鲁ESG战术布局。

  

  鲁沪协同创新发展园智慧低碳场景规划 新华网发 (上海齐鲁供图)

  上海齐鲁将环境、社会、治理等因素纳入企业管理运营流程,投资层面,更加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仅关注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倡导在投资研究、决策和管理流程中纳入ESG因素。同时,上海齐鲁推进布局ESG投资。近年来,公司相继投资建设了山东海上风电、滩涂光伏电厂,投资海阳核电,以及一批废物回收利用项目。“全球经济下行周期的宏观背景下,我们应该主动进行产业升级,利用新兴产业的势能走出经济周期。ESG投资,尤其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已经逐渐体现出其蓬勃的生命力,上海齐鲁推进布局ESG投资,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使然。”此外,上海齐鲁还积极尝试借助第三方所出具的ESG报告,进行信息披露,鞭策公司不断强化践行ESG理念,展示企业形象,完善公司治理。

  对于未来ESG领域建设,上海齐鲁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上海齐鲁将在业务中践行ESG标准和要求,积极向绿色供应链靠拢,园区运营要打造低碳运营的标杆,股权投资时刻强调绿色科技。其次,ESG将与数字化、智能化结合,还要与鲁沪协同议题结合。“在践行ESG过程中,上海齐鲁将始终秉持‘鲁沪协同、合作交流’的创业初衷。现阶段的工作,不光是要做好自己的ESG实践,还需要将上海地区的先进模式,优秀的合作伙伴引入能源大省山东,助力山东,发展山东。总体而言,践行ESG理念的长期布局将为上海齐鲁的公司治理提供养分,丰富上海齐鲁品牌底蕴,将会团结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为上海齐鲁的下个三十年插上腾飞的翅膀。”

  持续深耕 三十而立再出发

  “上海30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化’本身。”回顾这些年来上海营商环境和企业的发展,上海齐鲁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诞生与发展和浦东新区是同呼吸共命运,也受益于这个过程。在他看来,这种“变化”,是体制不断创新的自我改革,是更加市场化的适应能力,是包容开放的合作态度。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建设,市场海纳百川、包容度高,营商环境体制不断创新改革,其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取得的非凡成就为上海齐鲁乃至山东发展投资集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中企未来世纪城 新华网发 (上海齐鲁供图)

  上海齐鲁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发展与布局将始终立足于上海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在正视自身禀赋前提下,聚焦投资主业,更加积极地融入上海发展当中,投资以“绿色、科技”为特点的资产与技术。同时,上海齐鲁将继续发挥窗口作用,努力实现鲁沪两地优质资源互补、发挥投资和产业的联动效应,打造相互赋能、相互融合的产融结合新样板。“立足国内大市场,畅通经济大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新竞争优势,助力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罗沛鹏]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