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痛点难点寻找共治答案 上海普陀“美好社区”建设步履不停
  • 新华网无人机
正文

分享至手机

聚焦痛点难点寻找共治答案 上海普陀“美好社区”建设步履不停

2023-10-20 20:12: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0月20日电(记者 吴振东)上海今年推出“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新一季行动,这一全年度一体化基层治理综合工作平台,通过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政学合作、媒体推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普陀区了解到,普陀区在全域推广“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聚焦“物业治理、网格治理、痛点难点、减负增能”四项类别,搭建区级统筹指导、街镇负责推进、居村项目落地三级管理架构,组建由高校、区级职能部门、“大梁书记”组成的三支赋能队伍,发动选调生、“第二梯队”、共建单位“三股力量”,有序推进“四百”大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取得了显著治理成效,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样本。


  10月19日,上海市普陀区召开“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交流会。(受访单位供图)

  “第一梯队”是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首要力量,在居村党组织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齐心协力,在社区治理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他们在一批社区治理项目中扛起“先锋行动”旗帜,不仅解决了困扰社区多年的裉节问题,也有效提高了自身组织力、凝聚力、行动力。

  普陀区石泉路街道铁路新村居民区是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式工人新村小区。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区没有业委会,半物业管理,设施破损、管网堵塞、杂草丛生、车辆乱停。居民区干部分析后得出结论,为什么小区这么差,是因为长期没有物业;没有物业,是因为没有组建业委会;没有业委会,是因为小区环境太差,谁也不敢趟这个浑水。“必须要走出这个死循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安娜说。


  交流会现场分享石泉路街道铁路新村居民区治理案例。(受访单位供图)

  找到了堵点,就从改变环境面貌做起。经过整治,出入口规范了,道路变宽了,绿化变整齐了,车位变多了,一楼住户有地方晾晒了……一系列改变增添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信心,组建业委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下,铁路新村居民区首届业委会成立,并实现“交叉任职”和“党员比例”双80%。在红色业委会支持下,小区用30天时间引进全物业管理,设立“三位一体”联席办公室,形成“党总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开发商”紧密合作的“1+3+X”工作机制,社区治理步入快车道,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强健“第一梯队”,巩固拓展“第二梯队”。普陀区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促提升,落实为民服务载体,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咖啡文化街、建设青春社区、关爱社区特殊群体……“第二梯队”在发现问题、找到方法、取得实效过程中发挥自治共治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同时,普陀区还积极探索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共治,共建单位成为了“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的赋能团,有的帮助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医梦;有的成立夜跑团,以共同志趣凝聚治理合力;有的成立“居委法苑”,推动法官下沉社区参与前置调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消化在基层”。


  交流会现场进行案例分享。(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还了解到,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推进过程中,普陀区还织密建强“微网格”体系,根据小区、街区、商区、园区等不同类型,目前全区共划分出2066个微网格,建立微网格党支部、党小组2430个,配备下沉力量和网格员队伍3869名,实现了网格划分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居村干部以网格员身份入“格”,开展“四百”大走访;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街镇相关职能科室派专人下沉网格,开展组团式服务,深化“一个支部一件实事”等机制,落实“双报到双报告”要求,“零距离”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普陀区将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方法新路径,多方合力、多点开花、多出硕果,为上海基层治理提供更多“普陀样板”。(完)

[责任编辑: 史依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