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新华信用金兰杯“ESG责任优秀案例”,陆金所控股用长期主义彰显价值
近日,陆金所控股凭借“将ESG理念纳入到公司战略 践行高质量发展”ESG案例,荣获第二届新华信用金兰杯“ESG责任优秀案例”。这是继今年1月份,陆金所控股“以ESG+金融助力小微金融”案例夺得首届金兰杯“ESG社会责任实现先锋案例”后,再一次凭借自身的ESG实践获得权威认可。
据了解,新华信用金兰杯ESG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发起,依托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资源优势,兼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是社会各界ESG实践可供参考的标杆。接连两届入选,既体现了陆金所控股ESG相关实践与探索的成果,也彰显了其坚守长期主义价值的初心。
调优制度,驱动ESG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当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进阶版本,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为偏爱的企业评价标准之一。该指标旨在突破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传统框架,从非财务视角看待企业的长期价值,鼓励企业将自身业务发展与社会责任进行深层次融合,形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
金融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排头兵,深化ESG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2023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度提升,深化ESG转型已成为金融业转型的“必答题”。
作为科技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的代表,陆金所控股一直坚持长期主义,在ESG理念发端后,2021年陆金所控股先于行业开始了ESG相关的实践和探索,并且此后每年都会对外发布ESG报告,取得的成绩也获得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陆金所控股看来,企业ESG建设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点在于顶层设计是否合理、高效。因此,陆金所控股将党建引领与ESG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以制度建设激活ESG转型活力。为有效监管和落实ESG相关工作,陆金所控股构建了高效的ESG管治体系——在董事会下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并通过授权执行委员会相关职能,搭建起由各业务公司、各职能部门组成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执行小组和ESG执行小组,完善了自上而下的ESG管治架构。同时,为了有效监督、管理和落实公司的各项ESG工作,陆金所控股配套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开展ESG管治工作的要求,并将ESG指标纳入了高管绩效指标体系。
三管齐下,精准滴灌ESG理念实践沃土
ESG理念内涵广泛,金融企业该从何处着手?陆金所控股认为,大水漫灌很吸睛,但精准滴灌更符合ESG理念,也更能持久。陆金所控股在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中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将凝心聚力小微实体、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广绿色金融作为主攻方向,以高效的ESG管治体系驱动,三管齐下,交出了最新ESG报告的亮眼答卷。
扶助小微方面,截至2022年底,陆金所控股管理贷款余额达5865亿元,累计借款人数突破1900万,其中包含个人及小微企业无抵押贷款4238亿,有抵押贷款1231亿。同时,为提升扶助小微效率,陆金所控股打造并升级的AI贷款解决方案“行云”,减少了31%借款申请流程断点,提升4倍吞吐量,截至2022年底,该系统已累计服务63.9万客户。此外,陆金所控股还在2022年为遇到困难的客户提供了7.5亿期供减免。
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陆金所控股建设了“金融+”多维振兴模式,通过开展“金融+女性”“金融+产业”“金融+文化”“金融+生态”等普惠金融实践项目,高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截至2022年底,陆金所控股累计协助近300位乡村合作社带头人及多位农创者获得帮扶资金超1.42亿,覆盖范围达14个省份超40个县域。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投放的“惠农金”累计向甘肃、黑龙江、吉林三省乡村产业项目陆续投放1000万元免息贷款,带动当地居民增产增收。
绿色金融方面,陆金所控股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企业运营,用金融方式守护“绿水青山”。2022年,公司用电累计减少3%,办公用纸节省55.15%,从2021年1228.80吨下降至212.48吨。启动“平安守护者行动-国家公园”项目,落地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市局。截至2022年底,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顺利完成50000棵树苗移植,修复了超604亩受损大熊猫栖息地。
在陆金所控股最新ESG报告发布后,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曾表示,“不忘初心、坚守使命,陆金所控股将持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秉持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全面提高ESG管理能力,以期与利益相关方共享长远价值。”坚持长期主义的陆金所控股,还能刷新怎样的ESG成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