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街镇|最潮的产业“热词”为何集聚这座小镇?
  • 新华网无人机
正文

分享至手机

解码街镇|最潮的产业“热词”为何集聚这座小镇?

2023-12-26 12:07: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26日电(记者王辰阳)这座小镇因坐落于吴淞江之南而得一富有诗意的名字“淞南”,与这清新之风相得益彰的是,这里还是新兴产业热潮涌动的“后浪之城”。

  其实,小镇的发展活力是伴随着其所在的宝山区科创引领、转型发展脱胎换骨而来。曾经这里以钢铁产业知名,如今,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碳精准量化……当下最潮的产业“热词”都可以在淞南找到“地标”。

  数据统计,2023年淞南镇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约50%,53家专精特新企业落地生根,科创浪潮撬动“沉睡”地块,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涅磐”之路。瞄准产业前沿、紧跟科技热潮、放眼全球市场,这座淞南小镇因拥抱“科创”而蕴藏着蓬勃动能。

  穿针引线、修路搭桥 “产业地图”越来越密

  想了解淞南的产业发展全貌,一定要看一看这张“淞南产业版图”,6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企业一目了然。

  在线新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及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及前沿科技是淞南产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淞南在这些领域孵化和吸引了一批“金名片”企业。

  
中成智谷园区实景图。(受访单位供图)  

  截至2023年11月,淞南镇新增注册企业4132户,芯潮流、建发医疗、同济建筑室内设计、德和生物等52家具有浓厚科创属性的企业成功落地,新兴产业地图再添新“地标”。

  在线新经济领域的微盟、纽盾科技、猎上网;生物医药领域的蓝鹊生物、惠中榕嘉;新材料领域的琥崧智能、堡森、介孔谷;智能制造领域的大界、云路复合、拍频光电、洛轲智能;绿色低碳领域的宝武环科、隆基光伏、易碳科技等……不仅在淞南获得匹配的资源和空间,也以淞南为支点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微盟是中国领军的云端商业及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商家提供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转型SaaS产品及全链路增长服务。它诞生于宝山、成长于宝山,今年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十年。这十年中,它数据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并开发出AI应用型产品,还为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灵活的操作模式和从经营到销售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科技驱动商业革新。微光成炬,数字技术如同“能量石”,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和蝶变。

  碳排放精准量化是又一关乎全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比如,钢材从采集、生产到加工、出运,整个链条需要经过上千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涉及碳排放,“精准减碳”是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的必答题。行业痛点就是市场机遇。落户淞南的易碳数科创制出“积木LCA云”国产工业软件,帮助企业在把“碳足迹”算明白的基础上制定“减碳方案”。“企业可利用软件自主增减工艺模块,一键生成‘碳足迹’报告,数据全流程清晰透明、可追溯,成为企业生成碳排放报告的依据和减碳的重要抓手。”易碳数科负责人说,目前,这款软件已成为首个被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互认平台认可的中国工具。

  科技创新是驱动力也是链接点,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发挥了带动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的挖掘和培育作用,提高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地方之间的黏连度。

  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淞南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9家,总数达225家;此外,淞南还集聚了专精特新企业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165家。这样“产业地图”越来越密,也代表着这里的产业广度也越来越大。

  想到一起、干在一起 为科创挖潜赋能

  淞南镇地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但可用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相应的基础产业配套不足,可无论是服务第一生产力、激发第一动力还是保障第一资源,都需要空间支撑。空间从何而来?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党委书记张惠彬说,想要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做文章就必须向存量要空间,主动“腾笼换鸟”,集中连片为科创释放发展潜能。

  近两年,淞南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镇域内15个需要转型升级或建设调整的地块“挂图作战”,通过组建镇城市更新专班、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组研讨等,列出重点地块建设计划表,谋变求变,推动一些地块成功转型。

  比如,侨福A地块,因产业定位和项目建设方资金等问题搁置了八年,沦为高架旁的“城市荒地”,既浪费优质土地资源,也影响淞南乃至宝山的整体城市形象。在产业转型带动和多方反复协调下,最终在A地块建设了宝山国泰生物科技产业园,园区总投资约13.9亿元,达产年销售收入预计约15.7亿元,2023年年底正式开工。淞南镇镇长曹维渊介绍:“园区刚刚开工,入驻企业就纷至沓来,企业看到的不仅是这里的产业空间、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是发展前景。”

  有了空间,还需要能让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张惠彬说,随着产业的不断更新迭代,政府的服务也必须不断升级。我们既要当好 “店小二”,做好政策宣贯、需求收集、项目跟进等基础服务,还要做好企业“经纪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在同领域、同行业、同区域找资源、找合作。将来还要做好企业的“合伙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帮助企业打破发展“瓶颈”,为企业输送成长养分,全方位服务、全周期陪伴企业发展壮大,厚植链群生态土壤。

  
机器人大师圈私享会。(受访单位供图)

  淞南有“走进淞南”“企业沙龙”“银企对接”“科创下午茶”等企业服务品牌,2023年以来举办的各类营商服务活动多达49次,达到了以活动吸引人才、凝聚企业、营造氛围的效果。比如,“机器人大师圈”私享会就是其中一次推动淞南科创产业壮大的创新尝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的同行们相聚一堂,企业扩大了朋友圈,还在产业未来发展上有了新思路。又如,上科院淞南科技行、复旦校友企业淞南科技行等活动,打通了同领域或上下游产业壁垒,让科研院所、大学与企业实现技术对接,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融合,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很多企业在回访时都在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环环相扣、链链相融 “拥抱”小城镇的大未来

  坐落于淞南的原宝钢不锈高炉核心区建筑修缮改造而成的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金色炉台”,就是这个小城镇未来大发展的最好见证。

  色彩斑驳却遒劲有力的炉台,曾经铁流滚滚、钢花四溅,如今是科创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地标。它犹如时空之门,背后是曾经挥汗如雨的火热生产影像,推开这扇门便可看到科创蓝海里的乘风破浪。

  这一地块是宝山吴淞创新城开发建设的重要区域,淞南抓住这一大开发机遇,将淞南的转型发展嵌入其中,并深耕细作。

  吴淞创新城是上海市转型区域中面积最大、条件最好、配套最全的一块不可多得的“大衣料子”,其中蕰藻浜以南9.4平方公里属淞南区域内,吴淞创新城的开发建设与淞南紧密相连。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率先在这里落地,2023年9月开工,2026年9月前建成交付。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将院址选在上钢一厂型钢厂旧址,把“美院”建在“钢厂”里,充分利用了稀缺资源和历史积淀。“工业遗存是宝贵的资源,融入工业美学的设计理念,锈迹斑斑的‘老古董’也能散发独特魅力。”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说。长860米,最宽处120米,内部高度20米左右的型钢厂房,全钢结构、恢弘开阔,具有典型的工业建筑风貌特征。这里将被活化利用,融入教育、文化、商业等功能,形成集高校教育、国际交流、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式艺术地标。

  总结这些年淞南转型发展的心得,淞南人会说“尝到了科创的甜头”,如何让小城镇迎来未来大发展,回答同样是拥抱“科创”。

  淞南充分依托周边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从提升企业创新引领力、群链带动力等方面形成推动合力,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实现技术对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让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融合,在成果转化中实现双赢。

  最近,淞南有一批实验室到产业链的新项目落地。复旦大学杨晓峰教授的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产业化项目、赵东元院士的介孔材料商业化项目、张清纯教授的碳化硅产业化项目等先后落户淞南,产学研一体化有新进展。

  张惠彬认为,拥抱“高校”可以通过运营机制多元化、扶持政策精准化、科创生态体系化,充分发挥同济创园、复旦科创中心等载体桥梁、孵化、研发、赋能作用,推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成果转化链条布局,保证攻关核心技术的“源头活水”。

  
M3科创走廊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新材料、元器件、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创新链与产业链链链相融,在拥抱“高校”的基础上,淞南进一步将研发优势与产业优势相衔接,拥抱“科创”牢牢把握全区战略转型机遇,强化科创要素集聚。

  张惠彬介绍,淞南将进一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及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招引培育一批有较强科创特性的代表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引链、固链、强链,发挥好支柱企业的引领作用,探索实践创新联合体打造,构建高质量科创产业生态。

[责任编辑: 许超]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