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鸟类天堂”屡迎“稀客”
近日,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监测人员在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内监测记录到一只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十分罕见,少有记录。”监测人员介绍,天鹅属在中国有3种,分别是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来到上海越冬的天鹅大多数是小天鹅,很少有大天鹅和疣鼻天鹅。

具体来看,疣鼻天鹅体型较大,最明显的特征是前额有一块瘤疣突起。它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苛刻,通常选择水面宽阔、人为干扰少、水质好、食物丰富的水域栖息。
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著名的“鸟类天堂”。这里拥有丰富的滩涂湿地,是鸻鹬类水鸟的迁徙中转站,也是雁鸭类、鹤类、鸥类等水鸟的重要越冬地。得益于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打击猎捕等工作,近年来保护区相关鸟种和数量监测数据屡创新高。例如,2023年7月,科研人员观测到2只粉红燕鸥,这也是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该物种。

有“新朋友”远道而来,也有“老朋友”如约而至。这是“小八”第四次来上海过冬,它是一只卷羽鹈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0年,它在繁殖地被佩戴上卫星跟踪器,因为跟踪编号为T168,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八”。那之后的每个冬天,它和伙伴们都会在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和繁殖地之间往返迁徙,即使路途遥远,也挡不住它们对这里的眷恋。
数据显示,入冬以来,小天鹅、白头鹤等珍稀鸟类飞抵保护区,小天鹅的最高数量近2300只,更有东方白鹳、鹈鹕等鸟类创下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有记录以来的数量新高。(记者董雪、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