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尿”可测肿瘤?“复旦肿瘤”专家开发尿路上皮癌无创早诊新方法
  • 新华网无人机
正文

分享至手机

“一管尿”可测肿瘤?“复旦肿瘤”专家开发尿路上皮癌无创早诊新方法

2024-03-28 19:38:5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3月28日电(记者龚雯)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一种基于尿液肿瘤DNA的无创诊断产品能有效早期发现尿路上皮癌,总体诊断敏感性达到91.37%,可有效提升尿路上皮癌的早发现率。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Cancer(《分子肿瘤》)在线刊登了这项成果,影响因子达37.3。

  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发生于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部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群新诊断尿路上皮癌为9.5万人。叶定伟表示,尿路上皮癌如果能早期发现,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将超过90%;而一旦发生肌层浸润或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下降,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在临床上,约25%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对于尿路上皮癌至关重要。

  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然而这种检查方式为侵入性手术,患者依从性相对较低。此外,一些目前获批的基于尿液的尿路上皮癌无创诊断方法,如尿脱落细胞检查、FISH和NMP22等,存在敏感性低(特别是针对低级别肿瘤和上尿路上皮癌)、准确性差等问题。

  为了优化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诊断策略,由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尿液肿瘤DNA的尿路上皮癌无创诊断产品(UI Seek),并开展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临床试验共纳入947例受试者,结果显示,总体诊断敏感性为91.37%,特异性为95.0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超过93%。进进一步的数据显示,诊断工具UI Seek的诊断敏感性在不同分期的尿路上皮癌中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中可达到 75.81%,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达到93.94%,在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达到 94.47%。

  值得注意的是,UI Seek能够同时早期检出膀胱癌和上尿路上皮癌,灵敏度分别为 90.9%和92.9%。此外,对于良性泌尿系统疾病(良性肿瘤、炎症等)或非尿路上皮癌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肾癌等),研究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干扰效应。

  据了解,叶定伟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泌尿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为患者制订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自2005年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泌尿肿瘤多学科诊治团队,汇集院内外肿瘤外科、内科、病理、影像等多科专家,从线下到线上,至今已为万余例国内外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基于MDT模式,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分别达到了82.6%、77.1%、74%,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完)

[责任编辑: 史依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