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赋能古籍保护与传承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数智技术赋能古籍保护与传承

2024-05-20 14:23:21 来源:新华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是孕育于中华文化这块沃土。诚如钱穆先生所言:“没有中国民族,便没有中国文化;但亦可说没有中国文化,也就没有了此下的中国人。”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追根溯源,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根系所在,皆与古籍相关。然而,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的古籍,历史上曾遭受水火兵燹损毁,还有诸如自然老化、不适当的保存方式等因素也导致古籍受损。因此,保护古籍,宛如与时间赛跑,刻不容缓。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古籍保护定义,即采用各种技术和措施以防止古籍遭受自然和人为破坏,延长其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并尽量保持其原有形态[[[] 古籍保护.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89.]]。据此统计,我国现存古籍⼤约5000万册(件),其中,有1000多万册(件)亟待抢救性修复。由于古籍的⽂物属性,其修复以国家队为主。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古籍修复的中坚力量,每年仅可修复古籍500多册。据估计,倘若没有AI技术介入,完成古籍数字化尚需两三百年时间;而AI技术介入则可将时间缩短到二三十年。为此,发挥国家古籍修复主力作用,引入高校、企业技术参与,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古籍保护的原生性、再生性和传承性三个层面,全面推进古籍保护与传承,将不失为一条有效措施。

 一、开展原生性古籍数字化保护,赓续中华文化文脉

  自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关注文物和古籍的保护及传播。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12):30-33]]。”社会各界从原生性、再生性、活性等多个层面紧急地保存、深入挖掘并详细解读古文献[[[] 陈怡爽,安平,赵洪雅.“十三五”时期古籍保护的宣传实践与特色[Z].古籍保护研究,2021: 10-26. ]]。目前,在古籍保护中,“藏”的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理,不仅采取了适当的典藏、精心修缮和适度的自然保护措施。为了实现对古籍的长期维护和修复,我们应使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推广古籍[[[]李德龙.古籍保护与典藏、整理、传播之关系浅探[Z].古籍保护研究,2015: 21-27. ]]。为此,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来修复和保护古籍?它成为近年来古籍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课题。

  古籍修复有两个关节点,其一是古籍修复,既对缺字补充,对不清浙字、特殊异体字、别字辩识;其二是古籍的数字化。在上述两个方面,AI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故宫借助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筹建古籍科技实验室,进⾏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雕版预防性保护、专题展览及出版等项⽬,探索破解上述难题。该实验室利用字节跳动研发的OCR技术,将文字识别效率和准确度从行业平均93%-94%提高到96%-97%,从而提高了古籍数字化水平,加快了古籍数字化进程。该实验室以清代《钦定宫中现⾏则例》《⼤藏经》为重点,展开原生性古籍保护与数字化。将浩瀚烟海的古籍数字化,既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古籍保护与传承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搭建再生性古籍智能化平台,赋能传统文化传播

  古籍保护技术主要分为数字传播与整理修复两部分。《数字项目手册:保存和获得的管理工具》一书深入讨论了古籍数字化的长远影响、需考虑的多种因素、所选原材料、版权保护、预期使用寿命及相关技术支持,对古书数字化过程提供了详尽的解析[[[] SITTS M K. Handbook for digital projects: a management tool for preservationand access[M].Mass: 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vation Center.2000.]]。Roberta Pilette则详细解释了古籍防护的核心价值和保护流程[[[] Pilette, Roberta. Book Conservation within Library Preservation[J]. Collection Management, 2007, 31(1-2):213-225.]]。社会各界从原生性、再生性、活性等多个层面紧急地保存、深入挖掘并详细解读古文献[[[] 陈怡爽,安平,赵洪雅.“十三五”时期古籍保护的宣传实践与特色[Z].古籍保护研究,2021: 10-26. ]],对于古籍系统化保护颇有启示。然而,我国的古籍大多散落于不同图书馆,数字化程度较低;或被存储在各种不同的数据库中,使得高效的检索、关联阅读及深入挖掘和利用变得困难。为此,搭建再生性古籍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满足现代用户数字化、智能需求,将是未来古籍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

  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与字节跳动等机构合作,通过发挥企业的技术和平台优势,整合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的古籍资源,联合研发、系统集成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据《2023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识典古籍”⽬前上线古籍4000余部。抖⾳集团与⽂化和旅游部、北京⼤学签约,将以中华古籍智慧化整理和服务为突破口,共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到2025年底,完成国家图书馆等收藏单位提供的2.5万种古籍的数字化整理,并提供公益性公众阅读服务。从全球数据来看,中文占比偏低,中国古籍稀缺。“识典古籍”数据化平台上线,可谓久旱逢甘雨,推进了中文数据基础性建设;古籍智能助⼿上线,提高了古籍智能化水平。

 三、促进传承性古籍的数字活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因此,推广中国古籍,传播中华文化,有利于凝心聚力,实现民族复兴。不仅如此,而且文化也是一张世界名片。据笔者研究发现,美国问答社区Quora中,对中国文化正面回答高达近60%;而且对中华文化感兴趣者,通常对中国形象都持正面评价。显然,中华文化传播,有利于为“讲好中国故事”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此,各个从事古籍保护的组织、企业和个人应当充分运用数据平台资源,开辟更多文化传播途径。为此,促进古籍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展示古籍保护在技术层面上重要成果,而且能让大众喜闻乐见,潜移默化,体现出古籍的精神价值。在此方面,以下古籍保护与传承实践富有启发有所启发。

  借助数字化平台让古籍走向大众。中国⽂物保护基⾦会、国家图书馆与字节跳动公益联合发起“寻找古籍守护⼈”活动。他们依托抖音、今⽇头条、西⽠视频庞大的用户数,活跃的UGC和PGC内容生态,开设“抖⾳古籍”官号、头条古籍频道,“古籍公开课”,“⼀分钟古籍”,建立古籍活化的传播矩阵。通过通俗易懂、⽣动活泼的方式,讲述、演绎古籍内容,让古籍更好地⾛向⼤众。据《抖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抖音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古籍知识的重要平台,每天有超过3000万用户在抖音观看古籍相关视频。

  借助古籍复原让古籍在生活中活起来。西瓜视频、鲜时光TV联合出品的《穿越时空的古籍》,除了古籍修复外,还将古代的美食、服饰等复原出来,让古籍在现代生活中真正活起来。

  作者简介:

  李本乾,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张梦璇,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许超]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