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奉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2024年奉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

2024-06-09 10:46:41 来源:新华网

  既有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沉浸式体验,也有近年来奉贤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示……6月8日,在言子书院,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视听盛宴,拉开了2024年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贤美与共·文明有我”非遗传承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的帷幕。

  本次活动以“传承中华文化 赓续历史文脉”为主题,活动现场以舞蹈《入画江南》开篇,一曲江南民歌《阿婆茶》唤起了观众久远的乡音乡情,二胡与古筝《弹乐》展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江南孙氏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特殊环节,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共同登台为大家展示了精心创作的国庆献礼作品,以一颗颗拳拳匠心祝福新中国75周年华诞。

  活动中,还启动了“非遗公开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通过非遗知识普及、沉浸体验、人才培育、传承推广,让非遗文化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打开方式,走进社区、农村、校园、园区、商圈,走到市民身边,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擦亮文明之城幸福底色。除主会场展示活动外,“寻味江南 非遗美购”2024贤城文旅国风市集等沉浸式体验项目集聚了满满的人气,非遗传承人化身“非遗好物”推荐官,为众多非遗作品和文创衍生品代言,“逛吃逛吃”“买买买”,现场浓厚的互动体验既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奉贤非遗带来的惊喜,也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明之城、奉贤有礼”品牌的一次创新实践。在沉浸式体验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和“揭秘”技艺流程,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大呼过瘾;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也在活动现场得到活化呈现,从精神溯源、技艺分解到历史文脉,一场“穿越秀”沉浸体验迎来了众多“非遗粉”的围观和追捧。“非遗公开课”现场,青少年成为“主流”,吴侬软语袅袅的奉贤山歌剧课堂里,让大家看到了非遗传承的薪火兴旺。“老中青”三代同堂,亲子同行参与非遗DIY,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琳琅满目,奉贤非遗再一次“圈粉”无数。

  据悉,除了当天的主会场活动外,结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一批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50多场精彩活动也在全区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以赛龙舟、端午民俗集市、戏曲文艺演出等形式给市民带来更多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的文化盛宴,大家在家门口尽享非遗大餐;在奉贤新城、在老街古镇,各类“端午游园会”人头攒动,香囊制作、竹编、描金彩绘、传统香药、青团制作、皮影戏等受到市民热捧,“过文化节、过文明节、过健康节”成为潮流。把文化温度转为创新热度,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各类奉贤非遗元素文创产品在商圈、古镇、市集上大放异彩,滚灯元素胸针、剪纸书签、榫卯苹果、刺绣伴手礼、充满老上海味道的珍珠霜……

  本次活动由奉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 佘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