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零距离,来“家门口”看展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非遗零距离,来“家门口”看展

2024-06-11 10:30:44 来源:新华网

  徐汇区华泾镇日前举办了一场名为“非遗之光照亮社区”的活动。现场不仅展示了百余幅精美的非遗作品,还有多种非遗体验项目,让居民们亲手触摸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龙湖华泾天街三楼中庭,百余幅布艺作品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这种源自南北朝的丝绫堆绣技艺,正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作品不仅展示了花鸟、人物、传统文化和上海民俗风情,还融入了华泾镇的地域特色,透出浓浓的匠心与创意。

  

  据介绍,这项非遗项目的教授出自华泾镇社区学校开设的布贴画非遗课程班,作品均出自华泾镇“玩美布艺”工作室、社区学校学员、阳光之家和阳光心园的成员。“布艺堆绣画是非遗项目,我们这些年也在挖掘社区的年轻爱好者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华泾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郭玮告诉记者。

  非遗体验环节无疑成为当天活动的一大亮点,各个年龄层的居民们能直接免费参与。展位上的手艺人都是社区学校的教师,钩针编织、中医药材调香、珠算、湿拓画等六个体验区人头攒动,大家在动手尝试中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布艺堆绣便是非遗中难度较高的项目之一。

  参与者围坐在桌旁,指导老师耐心地教授如何将一块块布料通过剪裁、折叠、粘贴等技巧,变成一幅幅立体感十足的布艺画。“玩美布艺”工作室负责人戈莉莉向记者介绍道:“你要想象如何搭配颜色和布料,因为正常做贴花用的是凤尾纱,选料很重要。布贴画算是难的,有很多步骤,特别是贴合的地方需要技术。”

  居民们亲手操作,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渐渐上手,每完成一步都成就感满满,他们手中的作品渐渐绽放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美学魅力。“拼起来最难,要找准位置,不然就毁了。我以前参加过棉纺织非遗项目,今天又学到了一项非遗技艺,很开心!”社区居民表示。

  钩针编织展位上更多的是中老年居民前来体验,一根根细长的钩针在她们的指间灵活跳跃,彩色毛线随着一勾一挑逐渐变成了精美的图案;在中医药材调香展位中,居民们学习如何配比各种中药材,装填进精致的布袋中,缝制出既有药用价值又美观的香囊;湿拓画展位则吸引了更多亲子家庭,“今天带孩子来参加非遗活动,真的太棒了。我女儿参加了湿拓画,让她从小感受非遗魅力。让非遗走到身边,送进家门,对我们居民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居民谢女士分享道。

  

  开幕式上还举办了镇级三锭纺纱技艺传承人授证、布画赠送华泾各片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精彩仪式。主办方还为新增的布艺学习站点——华泾镇阳光之家、董恒甫高级中学授牌,至此,华泾镇已经建立了18家手工布艺学习站点。本次布艺画展将举办至6月13日。

[责任编辑: 史依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