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8日电(许超)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乐文明深刻影响了中华航海文化,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能够开拓进取、晖光日新,长期领先世界并与海外和平交流的文化根源。近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联袂推出的暑期重磅文物大展“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的142件“国家宝藏”在上海聚首。展品涉及石鼓山墓地、眉县杨家村窖藏、庄白村窖藏、鱼国墓地等重大考古发现,还包括国内仅存两件、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铜禁龙纹禁,修复完成后首次外出参展,年代最早的青铜护甲西周铜甲,铭文最长的青铜簋冬簋,年代最早的编镈、编钟,精美华丽的青铜重器户卣、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单五父壶等。一起跟随镜头,走近文物、走进历史,感受中华礼仪之邦的风范与独特韵味。
铜甲:出土于石鼓山墓地,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护甲、唯一的西周护甲类实物。新华网 发
四十三年逑鼎:出土于眉县杨家村窖藏,是十件青铜列鼎中体积最大的一件,有涉及廉政思想的长篇铭文。新华网 发
单五父壶:出土于眉县杨家村窖藏,壶身装饰数十条造型各异的龙纹,观赏性极高。新华网 发
伯冬饮壶:器形独特,自铭为“饮壶”,在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属首次发现。新华网 发
“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现场。新华网 发
“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现场。新华网 发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