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在手订单余额超362亿元
7月19日,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发布公告:截至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余额为362.69亿元(未含税)。正值业绩预告披露期,天合光能尚没有发布业绩预告而披露在手订单的情况,让投资者对公司中期业绩充满期待。
公告显示,上述在手订单数据仅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签订而尚未交付的订单,不包含2024年上半年已向客户交付并确认收货的订单。
据接近天合光能的人士称,现在天合光能已经不接受亏现金的订单。天合光能在保现金流,并且7月2日,天合光能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明确表示:“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将会持续改善,预计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将转正,下半年持续好转,实现全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 天合光能保“经营性现金流”的选择,有助于增加企业的抗寒能力。在光伏产能端天合光能应当是采用了较为理性的经营策略。
就业务结构来看,天合光能在头部企业中独具个性。天合光能除了光伏组件产品外,较早就布局了分布式系统、储能、支架等业务板块,增加了企业的多元化抗周期能力。特别是分布式等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没有陷入内卷,且是当前光伏产业链中盈利能力较好的下游终端市场,带有很强的绿色服务业属性。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对企业经营可以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此外,天合光能也是头部企业一体化率较低的一家。这集中表现在硅棒、硅片产能最少。而硅片现在是光伏主产业链四个环节中产能最过剩,亏损最严重的环节。天合光能一体化程度低的“劣势”,现在竟成了优势,也许是穿越过多轮周期的“老牌”光伏企业所体现的战略克制。
天合光能表示,上半年,公司持续发挥全球化品牌、渠道及大尺寸N型TOPCon产品的优势,业务持续稳定增长。资料显示,在组件产品与市场销售端,天合光能多年深耕N型技术产业化道路,引领新一代700W+高功率N型组件产品,形成规模化优势,市占率持续提升,是行业首家实现TOPCon组件量产功率突破700W+的企业。公司基于开放的210产品技术平台,叠加N型i-TOPCon电池技术,推出适用于更多全场景的N型产品组合。凭借产品可靠性、度电成本优势、及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ULSolutions(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可融资性评估,产品创新能力备受肯定。
天合光能在持续优化技术工艺、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加速上游生态建设,在全球进行一体化战略布局。公司全球领先的光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持续提升,支架业务覆盖中国、亚太、中东、欧洲、拉美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集中式光储系统业务、分布式系统业务等领域,以数智能源驱动发展,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
作为光伏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天合光能坚持以研发创新构建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良性储能生态建设,逐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随着主流新技术路线的快速迭代,行业正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变局,公司始终坚持创新投入的优势凸显,领先行业实现新技术产业化,聚焦高质量发展,构筑技术护城河。
天合光能目前已累计申请专利超5000件,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主导参与220项标准,发起成立7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并牵头筹建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常年来持续联合相关龙头企业、高校等开展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