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收官 技术工具箱扩容,助力公益低门槛落地
新华网上海7月21日电(王若宇)19日,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总决选在上海收官。历经近5个月的专业选拔和评审后,20支队伍从107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开展了精彩的路演环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智能媒体设计实验室队、芒种队成功摘得最受瞩目的“公益创新项目”。Light平台不仅促进了一大批优秀公益项目的诞生,更让技术与公益碰撞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本届活动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腾讯技术公益、腾讯云智能、腾讯优图实验室协办。活动聚焦“儿童素养教育、社区公益、生态环保”三大议题,号召科研和技术志愿者、社会组织和企业、热心公益人士等,共同打造技术公益解决方案,让技术真正应用于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副主任王玉卓表示,期望本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可以打磨出更多来自技术公益的个性化、多元化解决方案,并真正应用于实践中,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者。同时,中心也将联合腾讯,持续拓展公益的深度与广度,助力形成低门槛、多场景的共创公益生态。
图为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副主任王玉卓。(主办方供图)
20支队伍同场竞“技”,持续放大技术公益能量
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是腾讯推出的科技公益IP活动,面向行业开发者、公益爱好者等群体,免费开放腾讯云上积累多年的AI技术能力。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近5000支队伍、超20000名开发者参与,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公益平台之一,为技术公益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活力。
在终审路演现场,三大领域、20支入围队伍为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经过专业评委现场评审,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最终优胜名单出炉: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智能媒体设计实验室队、芒种队成功摘得了最受瞩目的“公益创新项目”。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智能媒体设计实验室基于腾讯云AI,研发了“EmoLand情绪王国”在线教育产品,该产品面向3-9岁自闭症儿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情感计算、交互动画和游戏化学习,帮助自闭症儿童进一步理解和表达情绪。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多地试用并获得好评,有力推动了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芒种团队的“芒种——颠覆性治沙军团”项目,则借助腾讯云技术,针对沙地种植难题自研了小型农机和自动种植小车,两款产品已完成实地测试并准备量产,能够解决沙漠种植行业缺乏适用机械、农户劳动强度大和种植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沙漠治理的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同时,团队还搭建了芒种小程序平台,提供树苗种植数据和动态信息,该平台至今已获得包括中国青年报年度微创之星在内的多项荣誉。
技术与公益共振,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目前,腾讯云已经为公益人士和平台开放了300多项“AI原子能力”,这些“原子能力”已经在工业、金融、传媒等诸多场景做到了成熟、稳定、安全、合规的技术落地。而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作为腾讯将技术与公益相连接的平台,从保护野生动植物到关爱空巢老人,再到助力山区教育和老年人上网安全,至今也孕育出了一批实用、好用的技术公益项目,并实现了真正的落地。
比如第一届活动中的“哇!白海豚”助力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借助腾讯云的AI技术识别中华白海豚,并通过微信小程序帮助研究者和公众快速获得数据,让更多人参与到了白海豚的保育研究工作中;第二届活动的“蒙新河狸科技赋能”项目中,阿尔泰山自然保护队基于腾讯云的AI能力,将河狸的确认时间从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缩短至2天,整体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四年下来,阿勒泰地区的河狸数量从500只增加到610只,增长了20%。
图为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主办方供图)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表示,过去四年,腾讯正在携手众多生态伙伴共同构建可持续公益模式,践行科技向善的理念,努力实现技术与公益的有益互动,为公益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