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第一辑:珠链水乡·灵动生境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第一辑:珠链水乡·灵动生境

2024-08-10 09:19:32 来源:新华网

为扎实推进《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和《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行动(2024-2027年)》实施,三师联创团队持续绘制沪派江南美丽画卷,丰富规划公众参与形式,于盛夏开启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系列行动。广邀市民代表、专家学者、规划技术人员和本土村民,通过生态讲座、田野观察、互动沙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体验沪派江南乡村六域、八脉、十二意向田水路林村、风土历人文、花鸟虫鱼兽独特风韵和多元价值。82日下午,首次乡土行纪坐标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40余位市民和专家,随同三师联创团队顶着40度的烈日,漫步于珠链水乡之间,沉浸于青西郊野地区的灵动生境和乡村风貌的魅力之中。

启航

  揭示青西生态秘境

首期乡土行纪的第一站由生态科普讲座开启。三师联创团队的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院长陈琳主持,来自三师景观团队四叶草堂的王向颖老师给大家带来深入探索青西生境多彩世界的专题讲座,揭秘栖息于青浦大莲湖地区的各种鸟类,它们的生态习性成为自然乐章中的灵动音符。她生动的讲述让大家了解到须浮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水雉(又称水凤凰)、小䴙䴘等青西地区水生鸟类的特性和样貌。王老师指出,观鸟不仅是专业人士的特权,更是融入日常生活的乐趣所在。她还分享了实用的观鸟工具与注意事项,期待大家都能成为自然之美的见证守护者。

70后的自然观察爱好者姜龙老师从暗夜小精灵萤火虫说起,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近年来青浦一些湖荡生境的变化,以及栖息地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他说,接触自然并不一定非要进入深山老林,自然就在我们身边——乡野池塘边、林间草丛里,甚至小孩子随意踩下的一汪泥坑,都有可能成为两栖动物和水栖昆虫们繁衍生息的空间。他讲述的这些自然体验、乡土环境教育的形式,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和动员公众从关注身边的小微环境做起,参与城市湿地保育和野生动物保护。我们享受到了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也应尽其所能地保护好生态资源,为野生动物营造家的乐园。

探境

  乡村田野观察

讲座之后,观测队伍在中建上海院杨崛院长(三师联创团队成员、观鸟爱好者)和王向颖老师、姜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大莲湖畔。在荷塘水塘、湖荡、村居点等不同生境区,大家实地观测到了斑嘴鸭、黑水鸡、小䴙䴘、灰翅浮鸥(须浮鸥)、水雉、池鹭、白鹭、家燕、珠颈斑鸠等二十余种鸟类。特别是小䴙䴘在水塘中育雏的温馨场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成鸟背部驮着两只幼鸟漫游在池塘中的画面让团队中的孩子们都不禁降低了声调。各类水鸟穿梭于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与周围自然和谐共生。团队还幸运地观察到水凤凰水雉,它以其独特的凌波微步著称,能够在水生植物上自如地行走,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不仅令人惊叹,也让它们能够轻松捕食水中的昆虫、小鱼和软体动物。

水森林中的白鹭

黑水鸡

大家在莲湖村漫步乡间,体会到户户有码头,家家有庭院,枕水而居的沪派江南的特色空间;还感受了临水而居的百年老宅的风采,落厍屋,江南大宅,独特观音兜,特色花窗,飞檐翘角,丰富多彩的沪派建筑,诉说着百年沧桑和江南圩田!

分享

  互动交流沙龙

傍晚时分,团队又回到莲湖村村委会进行交流座谈。桌上的新鲜瓜果蔬菜激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在激烈的竞猜中,大家兴致勃勃地谈论起生境观测的感受和体会。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起刚刚看到的小䴙䴘、水雉,希望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说,来到这里感觉和在城市里听到车水马龙的声音很不一样,在这里是不同的鸟叫蛙鸣,老师们的生动讲解认识了很多种鸟类和他们的生活习性。孩子们说,平时在小区里看到的鸟基本只有麻雀、斑鸠和乌鸫,别的鸟都没有看到过,没想到在上海的乡村就可以看到这么多长相各异的鸟类、昆虫和植物。

公众代表袁飞说,这次青西观鸟看到了小䴙䴘亲鸟嘴叼小鱼,喂养在荷叶上嗷嗷待哺的雏鸟,在芦苇阴凉处穿梭纳凉黑水鸡,这种身临其境感受青西生命的张力深深地震撼了我。相比之前通过文字、图像了解的,这次尤其生动、丰富和多维。本次沪派江南能在生态保育上提前介入、科学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谷晓坤表示,这是一次沉浸式的、颇有松弛感的乡村漫步活动。通过和大家一起细观生境感受到了蕴藏在天空、水、土地、植物里面的生态巨系统,这种生动性原来就是【沪派江南】的要义之一。希望今后可以发动更多的大学生力量,搭建更多的市民下乡参与乡村创生的机会,共同为【沪派江南】出一份力。

550皮划艇度假营地主理人刘春艳表示,水乡泽国金泽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精灵。我们作为水上运动发起人之一,一方面思考如何发挥金泽的水生态价值,另一方面也在润物无声地向游客宣传环保理念,比如要保护水环境、随手帮忙捡拾水上垃圾、萤火虫只看不捉等等。希望之后与各界人士通力合作,推动金泽可持续发展。

参加活动的其他市民朋友表示,来到青西果然看到了其他地方没有的鸟类,印象深刻的是村民房顶角落的家燕,想到了小时候的乡野幸福生活。希望能多多组织这种自然科普的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长了见识,也让我们这些大朋友们体会到环境的珍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寻光

  夏夜中的黑暗精灵

盛夏的夜晚星河漫漫,70后自然爱好者姜龙老师带大家走入新港村的开放休闲林地。在这里大家看到了林中飞舞的、草里缱绻的萤火虫、伏在低矮灌木上嘶鸣的素色似织螽、日本纺织娘。盛夏尾迹,能看到萤火虫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也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保护的重要意义。有家长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看到萤火虫,真的很震撼,这个时候还能看到萤火虫在林间飞舞,证明这个区域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供萤火虫栖息、繁衍。点点荧光也告诫我们要珍爱环境,少一些污染,多一些敬畏。

素色似织螽

日本纺织娘

《微光》——公众代表宋悠然

天空中那半明半昧的星星照着大地。尽管光很弱。

我正在寻找林中的微光。萤火虫。我跟着姜老师小心翼翼地走。生怕惊动了萤火虫。我满怀期待,可没走多久,江老师往回走,我知道这儿没有萤火虫。不禁有些失望。

我们又走了一会儿,看见了三种小虫,金钟、纺织娘和蟋蟀。金钟全身呈半透明,两根触须摇摇摆摆。纺织娘是棕色的,它振动翅膀发声。蟋蟀是灰色的,它比纺织娘小一些,织,织,织…”伴着一片蛙声,多好听。

我们继续走,小孩跑在前面。我们虽然已经热得满头大汗,但还是不肯放弃。我们东张西望,不知道为什么,萤火虫们就像在和我们躲猫猫一样,我们都找了这么久,他们也不肯出来见我们。

突然,后面有人喊叫起来:萤火虫,好漂亮的萤火虫啊!快来看!我们兴奋地一跃而起,一溜烟跑了过去。我们好奇地把脑袋凑了过去,那只小萤火虫正提着他那散发微弱灯光的小灯笼站在泥地上,他那小灯笼一闪一闪。姜老师给我们介绍他是黄脉翅萤,个头很小,只有一粒米大。

不一会儿,我们找到了许多萤火虫。草丛中、地上、大树上都有,它们闪着光,犹如那繁星一般。

星光和萤火虫的光亮虽然微小,但他们却能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老师只能教我们一部分知识,却能把我们的人生照出光辉。

《江南的夏日》——公众代表闫文晓

江南的夏日,如同一位多情的画家,用炽热的阳光和浓郁的绿意,绘出了一幅幅荷塘碧波,绿柳长堤的江南美景。炎热的下午,我们带着望远镜,漫步在水岸边,寻找着那些在碧波上、绿荫中跳跃的精灵。

午后的阳光,像是金色的绸缎,铺满了整个水乡。我站在岸边,手中握着望远镜,仿佛握着一把通往自然奥秘的钥匙。透过望远镜,我看到了那些在枝头嬉戏的鸟儿,就像是夏日的乐章中的一个个音符,或轻巧地跳跃,或婉转地歌唱,在水面上留下了一串串涟漪,那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和声。

我接过望远镜细细观察,那些鸟儿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斑斓的色彩,它们的动作轻盈而优雅,就像是一群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每一次振翅,都像是在弹奏着一曲曲动听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瞧,那个墨锦红嘴、带着两个宝宝在水面上嘻戏的是咱们上海水乡常见的黑水鸡,那边通体白色单脚站立的就是白鹭。

天色渐暗,月色朦胧、星光点点,我们又随着姜老师来到了寂静的树林里,快来看啊,萤火虫我应声跑过去,看到草丛里闪烁着的点点荧光,跟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太激动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萤火虫,点点荧光温柔但有力,不紧不慢地仿佛在大自然在诉说着它的节奏。

江南的水乡,难以言喻的美妙。

结语

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系列行动的意义就在于链接规划、设计与市民、村民,协力共建美好乡村生活。西岑风貌单元所在的青西地区作为上海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选择生境观测作为切入点,调动居民、企业多元社会主体协同参与沪派江南这个过程性行动,是个非常好的开始。三师团队透过全范围调研,详细盘点资源与问题,也能更具针对性的制定符合本风貌单元本底特色和发展诉求的工作路径,形成近期与远期实施计划。

本次行纪活动对沪派江南西岑试点片区的规划、建设、实施很有启发。一是,通过资源的挖掘与展示,让广大公众感知和欣赏到珠链水乡的自然美,更直观的感受鸟类、昆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二是,公众对于行纪活动的建议,进一步促使三师团队在设计时更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比如,为鸟类预留足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可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观鸟点,尽量在不影响鸟类生活的前提下增加自然观察空间。三是,跨界交流和科普讲座给予后续规划设计很多启发,可以通过非常近自然的手段,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实现生境塑造,如脚印作为蝌蚪的生活的小湿地,废旧缸桶做的水槽,都是生物栖息的场所。

脚印踩出的小生境

未来在西岑风貌单元的规划实施中将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演绎,保护修复乡村生态基底,提高生态韧性,统筹水乡湿地空间,营造沪派江南灵动生境,讲好江南文化和生态绿色示范融合的金泽故事,打造西岑珠链水乡样板。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乡村处、公众处,沪派江南西岑风貌试点单元三师团队以及其他试点团队代表、市规划院、市土地整理中心代表、青浦区规划资源局、金泽镇干部、西岑村、莲湖村委员等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83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档报道了本次活动。沪派江南· 青浦金泽西岑单元三师团队: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叶草堂、澳大利亚Hassell团队。

  (供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杨琳、陈琳;中建上海杨崛;四叶草堂王向颖)

[责任编辑: 许超]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