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的故事
2023年10月,上海送变电公司承接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建设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这条全长2300公里的能量大动脉,像一条闪亮的飞虹,把新疆充沛的清洁能源,输送到西部的中心城市。其中约110公里的线路,穿越了人迹罕至、鲜为人知的哈密无人区。
初踏无人区,壮阔与苍茫扑面而来。
满载设备物资的车辆,在崎岖不平的戈壁路上颠簸前行。车窗外,砾石遍地,黝黑嶙峋,一望无际的黑戈壁铺展开来。在炽热的阳光下,远处的砾石山反射出点点银光,令人睁不开眼。
几个小时的车程,如同穿越了时空隧道,将我们带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异度空间。
放眼望去,苍茫的石海连绵起伏,恰似远古的波涛,缓缓铺向天际。不见人烟村落和树木河流,偶有小动物的身影,在远处若隐若现,与这片苍茫辽阔的土地融为一体。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美得令人屏息,却也透出一股无人区独有的桀骜、孤寂和荒凉。
——无人区的桀骜,化作施工路上的重重阻碍。
坚硬如铁的黑戈壁,简直是天然的混凝土。一锹下去,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锹刃却只在表面留下浅浅的白痕。唯有挖掘机的利齿和凿岩机的钢钎,方能与这顽强的对手抗衡。然而,我们需要面对的还不经竟如此。白天,灼人的热浪炙烤着每一寸裸露的皮肤。纵是伫立不动,也会在顷刻间汗流浃背。而当日暮西山,晚上的戈壁滩则是另一番景象。笼罩着黑暗的世界里,呵出的气息在眼前凝成白雾,必须依靠厚实的保暖衣,才能抵挡侵入骨髓的寒冷。
大漠的喜怒无常还不止于此。记得有一天,我们正在现场奋战,突然天边出现一条棕红色的曲线。伴着天地间雷鸣般的巨响,那曲线迅速加粗,眨眼间变成一堵由沙尘筑成的高墙,呼啸着向我们压来。我正要掏出手机,记录下这壮观的一幕,却被身边老练的工友一把拽进避风的土坑,躲在防尘布下。不一会儿,狂风夹着沙石,犹如千军万马般从头顶碾过,将现场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风沙猛烈抽打防尘布的声音不绝于耳,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终于,呼号渐渐止歇,砂石的敲打声也逐渐平息。我们掀开防尘布,爬出土坑,映入眼帘的景象令人惊叹:原本的施工现场已经被沙尘覆盖,所有的设备和物资都披上了厚厚的尘土外衣,仿佛被自然重新塑造了一般。
——无人区的孤独,放大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在这片与世隔绝的荒漠,我们的衣食住行全靠定期补给。在营地旁,有一座不起眼的土坡,被大伙亲切地称为"信号山"。它是整个营地上网信号最强的位置,也是这片无人区通往外界的“任意门”。
每天收工后,你都会看到有人爬上山顶,举着手机,搜寻着文明世界飘进无人区的4G信号。
问候和关怀通过电波,从这座小小的“信号山”发射出去,将思念和爱带到我们身边。夜深人静,这里也成为倾诉离愁的秘密角落。思念妻儿的父亲,一边看着视频一边絮絮叨叨,诉说着对孩子的牵挂;远隔两地的恋人,则在这里尽情诉说相思,倾听爱人的低语。有时,山上会响彻开怀的笑声,但转瞬见,就可能却被低沉的抽泣、忧伤的呜咽所取代。
因此,营地里有个心照不宣的规矩:每次只许一个人登上"信号山"。因为,它不仅是个土坡山,它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最美丽的万水千山。
——无人区的荒凉,激发着我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在无人区,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
提前下载的影视剧,两周内就被看了个遍。即使带了电子书,久读也会生厌。吹牛掼蛋,同样有乏味的一天。唯有营地西面的"望羊坡",始终令人心驰神往。
每逢斜阳时分,人们总会相聚在这片开阔地。或席地而坐,或仰面朝天,共赏天地悠悠,万物静好。辽阔的戈壁上,三五成群的羚羊撒开矫健的蹄子,在斜阳中奔驰跳跃,优雅而灵动。野兔、狐狸蹿出洞穴,四处觅食,警惕地竖起耳朵,留意四周的动静。偶尔也会有鸟群引吭高歌,掠过我们的营地向南方飞去。每天,这里都在上演一一幕幕原始而震撼的史诗。我们早已将这些野生精灵视为朋友,每天在心中与它们问好,聆听它们的奥秘……
而在这片广袤天地间,还有一抹独特的风景线——我们亲手搭建的银色铁塔。看到这些塔基在荒原上逐渐成型,我们的内心总会涌起一股自豪感。是啊,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但我们并没有屈服于苍茫,而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聪明才智,在这里刻下了文明的印记。
——然而,无论风沙有多壮美、信号山有多温馨、望羊坡有多悠然,都掩盖不了无人区的残酷真相。
这里没有水源,没有食物,没有维持生命的基本保障。在这里,大自然时刻与人类为敌,我们像是这千百年来踏足这篇土地的先辈一样,在人力与自然的角力中,选择了坚持、坚守、坚毅。
我们的工程依旧在稳步推进,我们的铁塔依旧在这片苦寒地上拔节生长,因为踏足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都明白:中国可以有无人区,但是不能有无电区。文明的道路,原本就是由泪水和汗水浇灌而成;光明的事业,必将从苦难和黑暗中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