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门口科学社”成知识“补给站”-新华网
2024 10/21 23:55:17
来源:新华网

上海:“家门口科学社”成知识“补给站”

字体:

  新华网上海10月21日电(史依灵)听科普讲座、给机器人编程、用3D打印笔制作笔筒……金秋时节,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的居民们“大手”牵“小手”走进“家门口科学社”,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座、科学实践、手工制作、学习参观等科普活动让大家大开眼界,更激发了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

  据了解,随着这些科普活动不断打磨优化,今后“家门口科学社”将走进虹口区更多的街道、学校和产业园区,成为社区居民、青少年和企业白领等不同群体的知识“补给站”,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寓教于乐,科普新风飘到家门口

  如何在玩乐中增长知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前不久,以“科技点亮生活,共创智慧未来”为主题的凉城新村街道全国科普日活动中,举办了两场社区书院开放日活动,开启了“家门口科学社”。

  凉城新村街道举行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活动期间,上海市创展科普发展中心带来科普实践活动《STEM科学小实验》,从简单的物理力学实验到复杂的生态循环系统模拟,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我们准备的这些实验内容既贴近日常生活又充满挑战。实验成功的那一刻,孩子们脸上都出现了自豪的笑容。”STEM教育专家陈老师说,在STEM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要学会基本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如何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不仅是孩子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一场为年轻父母准备的科普讲座《提升自己,为孩子加油》也获得不少社区家长关注。讲座聚焦当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与挑战,引导家长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以更开放的态度支持孩子的梦想。同时还帮助家长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科学教育,激发孩子的兴趣,为未来远航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杨飏与胡浩则为社区的小朋友们生动讲解了3D打印技术的核心理念及其广泛的应用领域,还指导孩子们亲手使用3D打印笔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笔筒。此外,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带来“物联网数据发布PK赛”,通过“平台软件+终端设备+课程资源”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参与者现场体验前沿技术。

  多方携手,推进科普资源下沉

  社区科普是科普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社区科普有利于全社会科普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但与此同时,社区科普手段滞后、社区科普工作人手短缺等短板依旧存在。为了提升社区科普的品质,市科协牵手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打造“家门口科学社”,引入系统性、阶梯性科学课程,推进科普资源下沉。

  七年来,上海市创展科普发展中心通过打造“家门口科学社”项目,成功地将社区工作从“政府推动+任务驱动”转变为“需求推动+居民主动”,有效地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了赋能。去年,通过与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紧密合作,创展科普更助力凉城新村街道社区书院科技志愿服务团队荣获了“2023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今年5月,一场以科学教育为核心,融合家庭教育的“智动凉城”科普系列活动在凉城新村街道启幕。在虹口区科协的支持下,上海市创展科普发展中心携手凉城新村街道、临港新业坊5G产业园区和凉城新村社区学校,共同打造融合科技、运动与健康的科普系列活动。

  活动已在上海市虹口区多所学校展开,如上海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虹外一小)、虹外二小、上海市凉城三小、凉城社区学校等。而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上,“智动凉城”不仅走进了凉城新村街道的社区书院,还在更多街道和小学铺展开来,覆盖虹口区八个街道和八所学校。

  上海市创展科普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携手街道、学校及产业园区,深化“家门口科学社”项目,不仅要在社区书院中播种科学的种子,更要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科学的元素,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