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断扩容,这群人从幕后来到台前
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在徐汇区湖南街道,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从幕后来到台前,今年以来,湖南街道以“我们在一起”大走访为切入点,立足4个街区党支部特别组建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党支部和灵活就业党支部,持续推动街区发生“新”变化。
加强走访联系,组织架构持续完善
“虽然一开始不知道街区的支部书记上门走访有什么用,但是几次联络沟通下来,确实帮助我消除了很多疑问。”商户老板姜勤回忆道,有一次,淮中街区党支部书记侯晓琼在与湖南市场所干部一起走访时,现场解答了关于推进“城管非现场执法签约”的疑问,及时消除了误会。“支部书记送给我的党群服务联系卡就像一把‘交房钥匙’,让我感受到成为街区一分子满满的仪式感和亲切感。”
新消费业态集聚、首店经济突出、税收突破亿元……针对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的特点和灵活就业人员分散的情况,今年,5名党建指导员和1名工会指导员成为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党支部和灵活就业党支部的书记,为了将散落在街区的1610余家商铺穿点成线、连线成面,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初次走访的基础上,支部书记们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按照要求,湖南街道制定了一条“铁律”,即通过设立新转入“两企三新”5个工作日内完成走访和每季度常态化走访工作机制,街区党支部书记会同营商办、市场所、城管执法队、居民区等走访力量,带着党群服务联系卡,一家家上门走访。
同时,从幕后来到台前的党员也越来越多,自开展大走访以来,共有12名沿街商铺党员转入街区党支部。武康安福街区党支部书记王奕轩就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发现了2名参天制药的党员。“从第一次到党群服务阵地报到收到书记送的《党章》,再到在上影集团的‘初心号’红色巴士上与新兴领域的同志们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初心使命,湖南街道的街区党支部用强烈的组织生活‘仪式感’强化了我们党员的‘身份感’。”参天制药党员如是说。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效能
为帮助“两企三新”提供有力的工作支撑,今年,湖南街道通过融合街区多元主体力量,形成了“梧桐红心”“梧桐职造”“梧桐公益”等首批十大街区党建聚力服务项目。
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的党员吴清源是“梧桐职造”这一服务项目的受益人。吴清源在与街区党支部书记王奕轩沟通转接组织关系时,王奕轩注意到她的情绪很低落,经过了解,她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很迷茫。自此以后,王奕轩经常找她谈心谈话,并主动链接“梧桐职造”项目中的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给她。近日,吴清源已经通过层层面试,收获了她心仪的工作录用通知。
“从来没想到,我会走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还在这里上一堂纪律党课。”党员吴其彬是淮海国际广场兔喜快递超市站点的站长,前一段时间,他所在的灵活就业党支部组织党员走进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单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参观学习。“我是个粗线条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站点里干活,以前只知道话剧中心挺有名的,我现在对每一次支部的组织生活都很期待!”
治理力量再扩容,反哺街区更有成就感
参与防台防汛、电瓶车安全充电宣传、社区关心关爱老人服务……通过“1+1+1”结对共建机制,街区党支部与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居民区党组织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确定了一批支部实事项目,新兴领域党员们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与结对共建党组织的党员们一起成为新的力量。
在一次防台防汛工作中,穿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街区党员志愿者们令淮海中路上一位从事房地产中介工作的小哥眼前一亮,在交谈中得知,他刚到这里上班,大家冒着风雨在街上巡逻令他很受触动,希望以后能够一起加入街区治理工作中。这份意外的收获让街区党员们感到十分振奋。
不仅如此,今年,湖南街道探索推出“梧桐合伙人”机制,旨在进一步加强街区骨干队伍建设,拓宽社会动员渠道,鼓励“两企三新”群体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个人特长优势,就近就便参与街区治理,增强“两企三新”参与街区治理的获得感。
在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党支部书记王奕轩的宣传发动下,共有31家沿街商铺加入了“咖啡杯不落地”计划,五原路上的王尔德花店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承担起店门前两块公共花坛的绿化养护管理。
从敲不开门、说不上话到街区商铺主动联系,从专业型指导员到全能型街区党支部书记,他们用铁脚板叩开了商铺的大门,用真心换取了商铺的信任,用服务赢得了商铺的认可,勾勒出一幅“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梧桐树下街区治理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