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链成群,加速产业集聚,助力普陀区“苏河芯湾”品牌持续建设
11月23日,上海(普陀)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一个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新一批集成电路创新企业同步签约意向落地普陀区,为普陀区打响“苏河芯湾”品牌,构建普陀区集成电路产业“芯”集聚生态添砖加瓦。
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建中出席活动并致辞。普陀区科委详细介绍了产业政策和企业扶持政策。区投促办、长风新村街道、长风集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产业界集成电路产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相关投融资机构负责人等共同参与。
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已形成了“一体两翼”集成电路空间布局。普陀区作为上海“一体两翼”集成电路空间布局中的北部“一翼”,在集成电路研发与设计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以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为新型研发载体,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共建成立了集成电路研究平台,瞄准车载高算力芯片、车规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和光刻胶等集成电路关键核心领域,获得市科技重大专项资助,行业影响力逐步显现。
“科创大脑-科创金融-科创产业‘三位一体’的模式是我们正在运用的赋能城市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模式。”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助理周庆丰介绍,以智能网联车这一新赛道为例,清华中心已沿链集聚了近90家全产业链相关科技企业,包含了上游的集成电路平台、人工智能企业,中游的底盘公司、整车全球总部以及下游的大数据应用等相关企业。
研讨会当天,若贝电子、制局半导体、上海旦迪通信技术、龙马璞芯、源芯微、百立新半导体6家企业正式签署意向落地普陀合作协议。这些企业的业务领域覆盖数字前端EDA工具,小芯片和异构集成技术,高端天线、智能模组、智能芯片研发设计,MEMS芯片和激光扫描微型显示模组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专业车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销售与服务等领域,其中有不少处在赛道前列。
比如若贝电子,企业研发的Robei EDA工具是中国第一个数字前端EDA工具,填补了国内数字前端设计的空白。若贝电子董事长吴国盛介绍,企业自2014年开始从事数字前端EDA工具开发以来,目前在上海的业务板块正逐步拓展。“我们意向将企业的EDA板块总部从青岛迁移到上海来,进一步完善、拓展企业以赛促学的相关业务板块,推进新一代工程师利用可视化新工具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吴国盛表示。
除了一批新企业意向落户,普陀区科委、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长风集团、香远芯兴集团还于研讨会当天进行了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意向合作签约。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表示,该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聚,培育集成电路领军企业、领军人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普陀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来自同为清华大学电子系校友的上海华大九天总经理吾立峰和上海大学教授、深轶科技创始人姜之源,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主任杨广文,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教授邹军,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齐彦,以及香远芯兴集团总裁蔡正东等学界、业界专家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的发展趋势,从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到基带芯片设计,到大算力芯片,再到半导体封测设备国产化,以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服务等,深度分享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环节。
据介绍,普陀区“苏河芯湾”品牌于今年上半年在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半导体专委会和电机工程专委会年会上正式启动。根据规划,“苏河芯湾”将以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和长风科创谷周边区域为一大“核心区”,重点布局车规芯片、人工智能芯片、高算力芯片、其他前沿芯片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及总部办公等功能,同时,以长风生态商务区、天地软件园、桃浦智创城为三个“协同区”,布局软件设计、终端应用等上下游关联产业。
为聚力“苏河芯湾”建设,助力完善上海“一体两翼”集成电路空间布局,普陀区匹配了高精准的扶持政策,比如:出台《普陀区支持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加快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的若干措施(试行)》,出台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专项政策,从支持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产业生态打造、支持产业人才引育四个方面为普陀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芯”高地提供多维支持。(丁婉星 杨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