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意在引导资本做“时间的朋友”,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放眼长远,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近期以来,全国多地积极探索创新金融制度供给,让耐心资本做企业“长跑搭档”,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助推企业从“幼苗”向“参天大树”生长。
今年1月,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策略在上海发布,近期将正式启动子基金公开遴选工作。据悉,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长达15年,还可根据情况申请延长3年。基金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致力于推动未来产业“从0到1”原始创新的转化。
该基金关注的六大产业包括未来健康、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未来制造。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 魏凡杰:
我们觉得整个耐心资本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周期长,也包括短期内并不需要在考核上有太多现金回报的要求,这样的话是一个“组合拳”,无论是对于子基金来讲,还是对于被投企业来讲,它都能够有更长的时间,能够真正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给自己产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上海市政府设立的投资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成为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孵化前沿科技的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在风险容忍度方面,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关键领域和硬科技产业,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解决“不敢投”“不愿投”的问题。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 魏凡杰:
我们未来产业基金的让利机制,实际上我觉得对于子基金来讲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既加大了它收益的杠杆,然后政府跟它共担了创新的风险,如果有了好的收益,有了好的项目出来以后,然后给它让渡一部分收益,实际上对它来讲就更加有吸引力了。


据悉,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还将参与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对实验室发明等早期成果进行可行性验证。其中很多项目来自于民营企业。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 魏凡杰: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它本身成立的定位就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颠覆式创新,这里面很多项目其实都是来自于民营企业,来自于高校的成果转化,大部分都是市场化的创业者主体,所以这个基金其实这么大的规模,100亿元的规模,是对民营经济一个巨大的支持。我们现在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在推动一些成果转化,包括核聚变,一些相关的核聚变的材料,包括脑机接口,包括量子,陆续都会有很多项目,相当于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记者:陈杰、桑彤
编导:王竹艾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