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建全方位策略 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为中小微企业与农户“保驾护航”
“今年我们在期货和现货两端都遇到了不小的困扰,一边是盘面大幅震荡行情下传统的期货套保模式无法做到高效对冲风险,另一边是盘面涨到高位时现货难以向下游顺畅销售。中信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中证资本”)在了解到我们的两难处境以后,根据我们的需求利用场外期权为我们量身设计了套保服务方案,并且将其与现货采销进行结合,这种应用方式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套保效率,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困扰我们已久的难题。”近日,北京一家大型粮油贸易公司在2024年年末总结复盘时这样谈到。
随着我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实体产业逐步接受并使用期货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然而,实体产业在现货市场上经常会面临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从而出现期现错配的风险(即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套保端亏损,但现货销售困难无法实现利润对冲)。在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背景下,中信中证资本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服务实体”号召,敏锐洞察商品市场需求,凭借过硬专业能力对场外期权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与创新,为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套保服务方案,在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上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而获得了市场主体的普遍好评与高度称赞。
迭代升级期权结构 提高场外期权套保灵活性
进入2024年,三大油脂期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不少油脂贸易企业出现了“高价难售”的现象,只有在价格出现下跌时才能进行现货出售。在整年油脂市场需求较差的背景下,叠加盘面波动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期货套保无法满足企业对现货保值的需求。方顺联合(北京)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方顺”)是华北地区大型的油脂贸易商,企业在场内期货与场外期权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经验。然而,在当年油脂波动较大的行情下,北京方顺仍然无法有效利用各类工具进行较好的风险对冲,认为原有的场外期权结构虽然能做到增收效果但是会限制其交易灵活性,在反复的大行情下会出现期现错配的情况,想探索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为其棕榈油以及豆油贸易进行风险管理。
根据企业现货风险敞口以及原本的期货套保策略,中信中证资本利用新推出的“固赔熔断累计”期权,帮助其解决在油脂采销上担心的灵活性问题。如发生一定幅度涨跌的行情,触发了熔断机制(观察价格触及约定的敲出障碍价格),企业可顺利获得赔付并结算离场,并择机重新安排套保策略。例如,当客户从境外采购棕榈油的船只在海运途中时,为了防范现货价格下跌的风险,客户可以开仓一笔固赔熔断累沽期权,当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时期权触发熔断机制,客户一次性拿到剩余未建仓数量的赔付,从而在下跌行情中获得对现货亏损的保护,更方便客户后续灵活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对于北京方顺而言,若想保持灵活性,则可选择更容易‘熔断’的目标价格,他们在能抵御价格风险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持交易的灵活性。”中信中证资本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累计”期权结构的熟练应用,北京方顺在期权套保端做的更加灵活。在当年棕榈油价格震荡上涨的行情下,企业通过期权优化了套保的点位,如遇建仓每吨约优化600元,达到“低价采购”的效果,在熔断情况下也给企业相应补贴,助力现货采销。2024年,北京方顺通过累计结构为约1.8万吨现货进行风险管理,很好的增强了企业总体期现利润。
为现货上“保险” 场外衍生品助力乡村振兴
卢氏县将军山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卢氏合作社”)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当地为了组织农户所开办的合作性组织,此地区的农户以玉米以及果业种植为主。“2024年在整个经济环境缺乏动力的背景下,玉米和苹果价格的持续下跌对本身资金就相对匮乏的农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样的市场情况影响到了当地种植业的积极性,减少农户在农作物价格下跌中的损失、保证农户利润空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当地合作社表示。
中信中证资本综合考虑了当地农户的情况后,提出利用买入亚式增强看跌期权的模式对未来收产的玉米进行库存保值,利用较低的期权保费为农户的种植利润“上保险”,在抵御下跌风险的同时又能保留未来库存潜在的增值收益。方案设计并实施后,成功为当地的500吨玉米产出抵御了下跌风险。当地农户拿到了价格下跌的对应补贴,种植业的整体积极性也有所回暖,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抓好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中信中证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场外期权的出现与应用是为了对期货进行补充,随着场外结构不断推陈出新,从单一香草期权到香草期权组合,再到目前熔断累计期权等创新产品的流行,场外期权产品不断的迭代升级更加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日益增强,体现了期货衍生品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与无限潜力。同时公司也会更加着眼于乡村振兴,贯彻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助力农户实现精准套保,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