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接轨:中山医院构建3.0版感染病科精准诊疗与预防一体化体系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与国际接轨:中山医院构建3.0版感染病科精准诊疗与预防一体化体系

2025-04-03 18:06:15 来源:新华网

  

  “感染科收治的有一大部分是不传染的感染病。”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复旦大学医院感染与控制研究所所长胡必杰走访中山医院感染科,了解真正的感染科日常。

  据悉,中山医院感染病科由胡必杰一手开创,同时联合感染病科与感染管理科、微生物室和抗感染临床药师,组成立体式“中山感染团队”。“感染科收治的是什么样的病人?”面对记者的疑问,胡必杰笑答“从头到脚各种各样的感染,或者鉴别不出来是不是感染,别人不敢收的病人,我们都收。”

  提起感染,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肝炎、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这是一个陈旧的观念”,胡必杰告知诉记者,这些年来,没有传染性的各类细菌真菌感染,尤其是对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其发病率已显著增加。从“传染病”到“感染病”,一字之差,却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一个肺炎就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相关的肺炎、免疫抑制患者的肺炎等,从病原体看,有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感染病科的疾病谱广泛得多,诊疗难度也大得多。”胡必杰形容感染科看病更像是在“探案”,要通过精准筛查确定疾病的具体种类。

  源于医院平台和专业底气,中山感染团队常常挑战各种更复杂疑难的重症病例。在中山医院的感染病科,收治的病人大多都不只是一个器官发生感染,常常三四个部位都并发感染。

  2019年,胡必杰带领团队将国际感染病学权威巨著《哈里森感染病学》,首次引进国内、翻译成中文出版,带来国际最新学术观点。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他的团队学习与国际接轨的各种疑难复杂感染病诊治的过程。胡必杰还带领团队编写出版了《上海中山感染探案疑难病例临床思维》一书,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再现了一个个复杂病例的诊治过程。

  “这个病人是什么情况?”在感染科病房里,一场常规查房正在进行,胡必杰带着科室内所有人对每一位病人的病情逐一分析,“这也是我们科室的查房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会把所有的医生都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分析病情的同时也能让年轻的医生增长经验。”

  中山医院感染科病房还有一大特点,来住院的病人普遍年纪偏大,“80、90多岁的病人在我这里很常见。”胡必杰解释道,“因为这种病人往往总体的免疫功能差,容易感染,一旦感染容易重症、容易复杂化。”针对比较脆弱、易感人群,胡必杰提示,“比如在预防呼吸道疾病方面,要注意天气,季节交替之际尽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个人防护,与此同时,疫苗也十分重要;此外,很多80、90岁的老年人的吞咽功能也不是很好,比较容易呛到,那就要注意保护自己。”

  新的生活方式递进,新的医疗操作层出不穷,疑难杂症感染比例显著增加。病原体种类繁多、几乎累及所有器官、所应对的抗感染药物敏感性各有不同,传统诊治模式捉襟见肘,感染病例诊治模式亟待更新换代。正因如此,胡必杰在创建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时,就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重点关注细菌真菌感染,全力打造3.0版感染病科”的理念,不仅关注各类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也关注预防。“感染病科医生一定要重视做预防,预防做好,好多疾病真的会减少或不会那么重。所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是诊断、治疗、预防一体化,不光是感染病科做好预防,也希望整个医疗系统都能有感染的诊治和防控理念。”

[责任编辑: 王若宇]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