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直通车| 蒲汇塘畔廿载情:我与田林共成长的绿色印记——一位环科人的二十余年街道记忆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街镇直通车| 蒲汇塘畔廿载情:我与田林共成长的绿色印记——一位环科人的二十余年街道记忆

2025-04-09 08:56:31 来源:新华网

  四十年光阴流转,一方水土的变迁映照着一座城区的成长。在田林街道扎根多年的科研工作者钱晓雍,既是河道治理的参与者、社区焕新的见证者,也是民生共治的推动者。从蒲汇塘畔的碧波清流到老小区的智慧蝶变,从黑臭河浜到白鹭栖息的生态长廊,三重身份的交叠中,这片土地书写着生态文明与人民城市交融的鲜活故事。今天,让我们倾听这位田林科研人的讲述。

  钱晓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工作,承担完成了中意环保合作项目、科技部水专项、环保部和农业部公益性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委下达的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作为市环科院的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在田林街道扎根二十余年;作为这片土地的居民,我与蒲汇塘碧波相伴十数载;作为田林组的区人大代表,我为民服务履职尽责守初心。2025年,恰逢田林街道建立四十周年,回望往昔时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街,既是科研实践的沃土,更是诗意栖居的家园。

  从“臭河浜”到“小滨江”的逆袭蝶变

  作为环科院的一名科研人员,这么多年来不仅亲历了蒲汇塘水质的逐步改善,更是在后期参与了蒲汇塘的“一河一策”。初到单位时,蒲汇塘还是居民口中的“臭河浜”——河道淤塞、污水横流,夏日雨后异味弥漫,两岸违建丛生,还被列入了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名录。此后,田林街道会同市、区水务部门对蒲汇塘进行了全面治理,不仅建成多个初雨调蓄池,有效改善汛期水质,还大力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清、截、拦、拆、修、补、管、测”等系列系统性的治理措施,使蒲汇塘的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在河道水质提升的基础上,蒲汇塘沿线步道贯通工程也全面推进,开放的步道和公园逐渐在河岸成形,这些滨水公共空间不仅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也通过宣传栏和景观设施向居民推广生态环保理念,让这条河道成为集休闲、教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空间。如今,自动保洁船每日巡弋,水质监测点实时反馈数据,昔日的“臭河浜”蜕变为“小滨江”,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也选择在此栖息,蒲汇塘也经历了“治水”到“亲水”的华丽转身。

  从“老破小”到“高颜值”的社区焕新

  

  田林十二村居民区活动掠影

  作为田林街道的一名普通居民,这些年来见证了田林的发展不仅是生态的蝶变,更是人居品质的跃升。我居住的田林十二村,曾是设施陈旧的典型老小区,公共设施老化陈旧,雨天有路面积水,晴天有马路菜场,加上绿化长期无人修剪,不仅看起来脏乱差,技防设施也严重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在街道的指导下,社区以党建为纽带重组业委会,形成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均由党员主导的治理架构,有效破除物业推诿难题,并通过党员示范作用,推动物业更换、道路拓宽等关键决策落地;针对治安顽疾,社区系统性加装智能安防设备,实现门禁卡实名制管理,同时推进地下管网改造、污水管道修缮及消防空管敷设,打通“生命通道”;2018年又启动了智慧社区建设,形成“数据感知—智能预警—闭环处置”的治理链条。通过上述多维联动,田林街道的老社区不仅实现物理空间焕新,更构建起“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法治共治—文化共生”的社区治理生态,成为上海老旧小区转型升级和全龄友好型社区的典范,大幅提升生活、学习、工作在田林的每个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民生”到“民声”的双向奔赴

  

  市环科院与田林街道联合举办2018年六五环境日活动

  

  市环科院参与2019年田林街道

  作为落组田林街道的一名区人大代表,这两年来深刻体会了田林街道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从“一人作贡献”到“一群人作贡献”,劳模张志勇的公益服务社、卖鱼郎杨晓月的爱心送鱼、“小巷总理”苏嵘的馄饨温情,汇聚成田林的文明底色。2025年,街道发布的25项民生实事,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酝酿、确定,社区居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我也有幸参与其中。这些实事从韧性城区建设到文化品牌深化,通过倾听民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每一份清单都凝聚着居民议事会的智慧。

  

  钱晓雍参加田林街道基层立法点会议

  四十年弹指一挥,田林从阡陌乡野走向宜业热土,从工人新村迈向宜居典范。于我而言,这里不仅是实验室外的“第二战场”,更是安放身心的“水美社区”。未来,随着漕宝路科创轴带的崛起,田林将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绘就人民城市与生态文明交响的新画卷。而我,愿继续以科研为笔、以情怀为墨,融入田林街道共绘“水清岸绿、城景共融”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王若宇]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