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10日电(许超)近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和2025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交上航局与中新清城环境合作研发的渣土有害物质智能化快速检测系统和新能源无人控藻船成为全场焦点。
据了解,工程渣土有害物质智能化快速检测系统是国内首套研发并成功应用的同类设备,配备了云端存档备案和实时监测报警系统,确保检测结果的合规性,为渣土检测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温弢介绍,“它降低了采样检测设备损坏的风险,可对检测后的土壤进行收集采样、可多点采样,确保采样成功率等。尤其采样及检测可在60秒之内快速完成。”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在上海多个码头的渣土检查工作中得到应用,运行稳定且效果良好。通过创新的渣土前处理流程,系统已成功检测渣土超过20万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效防止了污染渣土进入消纳过程,为城市环境保驾护航。
渣土有害物质智能化快速检测系统。(中交上航局供图)新华网发
新能源无人控藻船作为上海交建公司在水域环保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相较于传统船舶,该船船体小、运行轻便,适用于各类水体作业,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替代人工自主完成驾驶、监测、撒药等工作,大幅度降低人力投入,且安全性更高,有效减少水上作业安全事故。同时,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可生成水质变化趋势图和蓝藻分布图,有针对性地进行水质治理。该船以电力为动力源,低碳环保,减少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廉,高效控制蓝藻爆发风险。
据悉,新能源无人控藻船在苏州金鸡湖某河道的试运行期间,有效控制了蓝藻生长与扩散。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无人控藻船将在水域环保和水生态治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交上航局展台现场。(中交上航局供图)新华网发
此外,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清城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应用于废水处理及污泥处置的关键技术研发联合协议》,旨在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实现废水高效处理与污泥资源化利用,降低处理成本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此,温弢表示:“上海交建公司始终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深耕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拓展渣土水路消纳、绿色技术支撑等领域。”
此外,展区通过无废城市、新农村建设、退役电池处理、VOCs治理、油烟管控服务、除尘净化、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交通、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多个方向,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生动展示了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实践成果。
未来,中交上航局将继续秉持创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为推动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