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社区(少年)军校五周年焕新启航
春日阳光正好,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少年昂首列队,在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实验中学内唱响嘹亮的军歌。4月11日,以“武动成长快乐戎‘Young’,迷彩青春‘智’敬未来”为主题,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少年)军校迎来新一年的开训仪式,现场科技感与军旅文化交融,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教育的创新图景。
“五营联动”淬炼成长,军校课程体系再升级
从劳模课堂到科技实验室,从田间地头到艺术舞台,一系列迷彩课程,正在为曹杨学子铺开一片多元成长的天地——今年,街道将“军、地、校、社、企”五方联动机制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科创资源深度融合,全新推出五大迷彩成长营,计划开展21个主题、25门特色课程。
其中,红色“思政成长营”聚焦抗战胜利80周年等节点,将通过国防讲堂、劳模宣讲、红色研学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近历史、传承爱国基因;蓝色“科技成长营”将联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科创资源,开展“海陆空”人工智能挑战赛,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科学探索热情;橙色“艺术成长营”将依托非遗资源,通过原创绘本、非遗展演等方式深化美育浸润;紫色“实践成长营”则挂牌多个校外基地,通过农耕体验、职场实践深化培育学生们的劳动精神;绿色“健康成长营”将联合救援队、共建部队,以军训、应急演练提升学生门的身心素养。
科创资源“穿针引线”,激活教育新场景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大院大所一直是曹杨最宝贵的资源禀赋,曹杨社区少年军校成立五年来,持续将辖区科研院所的“高精尖”资源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实践课”。举办的“曹‘Young’科学‘武’林大会”科普赛事,一直备受好评,为社区青少年营造了浓郁的科学探索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少年军校课程升级后,还将举办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赛、社区科技挑战赛等聚焦新质生产力的重磅课程。军校通过深挖区域科创禀赋,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上的华东电力设计院、炯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打造“智力练兵场”,在校企协同育人中进一步深化场景式教学。在“双碳引领‘智’创未来”课程中为学生们科普低碳知识,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人工智能挑战赛中,带领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和创新设计操控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创资源的注入和数字化手段的融合,让国防教育更加新潮,更加有未来感。”一位参与开训仪式的学生感慨道。
五年光阴步履不停,国防教育“破圈”生长
五年光阴的深耕细作、创新迭代,见证了这所“没有围墙的军校”从理念萌芽到品牌矩阵成型的跃升。作为曹杨新村街道国防教育特色项目,社区(少年)军校带领着辖区青少年在爱国主义的学习实践之路上砥砺前行,与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充分融合,整合区域丰富资源,积极探索打造“军、地、校、社、企”全社会共育的青少年教育新范式。
成效背后,则是机制创新的持续发力。2025年,街道社区(少年)军校聚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联动上海市教育电视台开展上海家长学校TED项目,家、校、社共营共创大健康环境;推出“教官第二梯队成长计划”,动员更多优秀教官将走进少年军校,强健学生体魄;通过儿童原创绘本军旅文化作品征集,寻觅“美好曹杨小小Z造师”,用画笔舒展爱国情怀;更多社会力量通过志愿公益、人身安全、课程配送等形式积极参与进来……此外,军校还同步启动了“IP形象设计大赛”,邀请青少年共创卡通形象、徽章等文创产品,让国防教育更加贴近时代脉搏。这些机制创新举措与跨界协作模式,无一不在突破传统教育壁垒,构建起“军、地、校、社、企”协同的育人新生态。
当开训仪式的旗帜交到新一届学员手中,场馆外响起消防演练的哨声。“五岁”的社区(少年)军校如同一位少年,在红色基因与未来科技的激荡中,在“小家”与“大家”的共鸣中,努力昂首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