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袁全)全国首届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生知识与技能大赛近日在上海落幕。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等15所高校的百余名学子参加本次比赛。
作为我国首次面向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生的综合性竞赛,本届大赛以“以赛促学、以赛育才”为宗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竞赛内容涵盖听力检测、言语康复评估、临床案例分析等模块,设置闭卷笔试、现场抢答、场景模拟等环节,全面检验参赛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在团队赛操作环节,选手需完成声导抗测试、咽鼓管功能检查、声反射阈测量等临床技能操作,由专家从技术规范、操作效率等多维度进行评分。

大赛组委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黄治物教授指出,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需要兼具医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知识。本次竞赛通过创新设计,旨在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培养行业复合型人才。组委会徐帅老师表示赛事不仅是对学科教育的创新探索,更是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我国现有听力障碍人群超2亿,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但当前仍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跨学科融合不足等挑战。经过三天激烈角逐,最终上海中医药大学裴佳宁、华东师范大学董倩倩、重庆医科大学丁妍分获个人赛前三名,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队摘得团队赛桂冠。
赛事期间同步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智能助听设备等创新成果。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8所高校开设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专业,年培养专业人才约1000人。多位专家建议,未来应加强前沿技术课程设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次活动系“第七届东方听觉与前庭医学会议”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听觉与前庭领域知名学术会议,本届大会共设置3个主论坛、20个分论坛,举办159场专题讲座,累计吸引超1000余名专业人士参会,论坛数量、专家规模及参会人数均创历届新高。会议主办方表示,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我国听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