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引力场”、共建“智汇源”,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曹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圆满举行
(主办方供图)
4月22日,“打造‘引力场’共建‘智汇源’——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曹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华东电力设计院成功举办。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出席,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区人大法制委、真如副中心等区相关委办局,内蒙古驻沪办、江苏省扬中市、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院所代表、民营企业代表、商会企业代表、机构、社会组织等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谋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发展新路径,共绘曹杨营商环境优化新蓝图。
老工人新村“新潮奔赴”创新发展动能强劲
活动现场,为15家经济贡献突出企业颁发了“高质量发展”奖,覆盖电力储能、机器人研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曹杨地区标杆企业,其在稳增长中筑牢经济底盘,在促转型中激活创新引擎,在惠民生中彰显社会责任,切实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注入了发展动能。
(主办方供图)
曹杨新村是新中国工人奋斗记忆的“第一村”,如今的曹杨,科研院所、央国企集聚,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等战略产业聚链成势,电力储能、特种机器人、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靶向发力。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唐晓燕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曹杨新村坚持与沿沪宁国家战略同频,与企业需求共振,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和沿沪宁带入沪“第一站”,不断彰显经济“强韧性”,跑出发展“加速度”。现场向企业发出诚挚邀约,与曹杨这片“老村不老、新潮奔涌”的热土双向奔赴,共育创新种子、共享发展红利,催生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满园春色,孕育累累硕果!
聚焦企业感受度财智护航促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听企声”,更要“护企行”。今年曹杨街道特邀媒体代表、法律专家,组建“营商环境观察员”队伍,成立“名优律师出海顾问团”,发挥媒体的“瞭望者”与法治的“护航站”功能,持续深入做好属地营商服务。活动现场,上海广播电台知名主持人雪瑾向在场的企业发出访谈邀请,希望通过媒体观察的角度,多倾听企业发展的故事,探讨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由上海天御嘉律师事务所、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组成的金牌律师团,将为辖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服务支撑。
在科创资源高度集聚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众多科创企业面临的困扰和现实需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上海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创新里楼宇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致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维权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交织难题。
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协同育动能
曹杨依托沿沪宁地缘优势,深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协同联动发力点,精准链接上下游资源,积极助推沪宁沿线创新要素流动、区域协同发展。活动现场,江苏省扬中市与曹杨街道签订跨区域合作协议;合肥工业大学、上电科等产学研项目集中签约,内蒙古文旅集团与上海环球港达成商业融合协议,形成多元主体的合作网络。通过跨区域握指成拳、多领域协同发力、全主体支撑合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曹杨街道积极助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持续培育电力储能、特种服务机器人、安全应急产业等多个千亿级产业种子赛道。会上,三家千亿级产业集群种子代表展开交流。华东电力设计院代表讲述了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成果、工程实践产业发展布局。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代表分享机器人国评中心的使命与愿景。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代表展示了数智化赋能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的串联科创资源,曹杨街道携手上海市测绘院,发布了“武宁科创(资源)电子地图”,通过一张“智慧导航图”,串联沿沪宁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孵化平台,实现创新资源“一图尽览”、“一键直达”。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追企业”
服务有温度,发展有力度,不仅要让企业“轻装上阵”,更要让人才“心有所归”。会上发布了曹杨“五心幸福PLUS服务包”,包含覆盖金融服务的营商服务包;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的法盾护航包;提供养老保障、医疗健康等为老服务的颐年无忧包;涵盖教育资源、亲子活动、健康护理等为小服务的青苗成长包;提供住房、医疗、出行安全等生活保障的安居乐业包。
(主办方供图)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追企业”,曹杨正以“零距离”姿态诠释最优营商环境。“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通过双专员入驻电科大厦,实现党建宣传、企业服务、资源平台三位一体,推动电科大厦亿元楼成为红色阵地和经济引擎的双重标杆。与此同时,金融活水润泽企业成长,曹杨街道整合银行、证券及基金机构资源,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联盟”,并启动金融服务站,为企业成长注入资本动能。
城市更新是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更是产城融合的纽带。据悉,今年曹杨街道将启动“焕新武宁”计划,通过对武宁路、兰溪路等重点街区的整体提升,打造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实力内涵”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新T台”。“精彩武宁”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