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23日电(记者潘清)4月25日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前夕,多位上海医学专家在科普活动中提示,中老年特别是慢病患者患感染性疾病风险较高,应通过预防接种疫苗构筑健康“第一防线”。
“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科普活动22日在上海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聚焦医防融合、预防接种、构建“社区-家庭”疫苗守护圈等话题,医学专家分享知识和见解,并与市民代表展开交流。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慢性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一旦罹患感染性疾病,会令本就脆弱的机体“雪上加霜”。
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至41%。
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表示,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非常顽固、严重和持久,长期疼痛的困扰则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希望通过科普教育让公众充分认识带状疱疹的危害,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鼓励高危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主动接种疫苗,做好预防工作。
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大进也表示,慢病患者的自身免疫抵抗能力下降,传染性疾病易感风险会有所增加,得带状疱疹的比例更高。建议50岁以上的慢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接种带状疱疹的疫苗进行预防。
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潘培英表示,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需要科学规划和专业指导,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健康管家”,可在日常诊疗中起到关键的评估与引导作用。她提醒说,中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群体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上海持续强化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体系的建设,不断夯实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持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伴随上海医防融合创新实践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连续17年提升并创出历史新高。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份试点全科医生开具成人疫苗处方工作,将疫苗接种纳入慢病管理。部分地区还设立带状疱疹疫苗优先门诊、老年健康保护接种日等特色服务。
参与科普活动的医学专家纷纷表示,希望未来更多城市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科普教育,提升疫苗接种的可及性与便利性,构建“社区-家庭”疫苗守护圈,营造全民主动预防的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