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众”到“主角”,在周浦人人都可以站“C位”!
近年来,周浦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依托、居村民自治为支点、城乡多元化治理为目标的新路径,成功打通城乡治理的微循环,形成了以小见大的治理模式,推动乡村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当小果酱遇上新农村,乡村治理迸发新魅力
一是以整合资源为着力点,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通过主动向农村导入微创投项目中涌现的社创青年,培训村民学习制作特色果酱,并逐步计划创建特色果酱品牌,持续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创收。
二是以村民活动为桥梁,搭建议事平台。将“果酱制作”进行延伸,凝聚村民积极参与村事活动,鼓励共同参与议事,成立“果酱议事会”。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召集人,建立“村民出题、支部定题、联席议题、合力解题、群众评题”的议事体系。如:棋杆村平桥张大叔在通过“果酱议事会”深入了解到乡村治理积分制和农村物业工作后,对自己家门前的堆物进行了处理,随后申报了美丽庭院五星户的评比,还积极加入到村内新成立的农村物业志愿者队伍。同时,他也针对村级道路停车堵路问题提出建议,并对平时观察到的停车现象进行总结,协助村干部一起制定停车位划分的方案。
三是以自治金试点工作为契机,开展村民自治。结合“百居联百村”城乡基层治理大结对工作,落实“以自治金项目带动治理方法”的共建措施,在棋杆村试点村自治金工作,持续推动“村居民的话”管“村居民的事”,成立“棋管家”村民工作坊,实现自治庭院、共治家园的目标。
四是以乡村治理积分制手段,鼓励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深化乡村治理积分制,并实现积分制数字化平台全覆盖。不断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积极参与农村物业志愿者队伍。
当小面包遇上再就业,社区治理焕发新活力
一是做好外部资源导入。正视居民需求,针对反映的社区食堂“餐食”选择少、人流量不足等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结合周浦镇微创投活动,对东悦城社区食堂空间进行优化,通过挖掘社区烘焙达人,并导入公益性面包烘焙坊项目,进一步将社区食堂的服务能级提升到2.0版本。如,通过社区自治活动,挖掘东悦城烘焙达人刘姐加入公益面包店,教大家做蛋糕,还为面包店增添了许多新菜单。
二是持续增加社区粘性。利用在社区食堂空间开展免费试吃、折扣盲盒、手工制作小课堂等活动,将社区食堂打造成居民们的社交新场所,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赋能新就业群体。落实“一室多用”,打造多功能活动空间,将烘焙坊作为新就业群体的暖“新”驿站。契合社区食堂“凝、零、邻”服务宗旨,即凸显心中有党凝聚力、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对象“邻居里”的新业态、新群体、新生活特色,也切实将实惠送到手中,将关怀送到心中。(来源:周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