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枝织梦,雅韵踏歌
《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以保护和传承上海乡村传统文化、尊重和珍惜乡村建成空间特色和肌理特征为导向,延续和优化城乡体系,促进“滩水田林湖草荡”蓝绿空间和谐共生,彰显上海乡村特色风貌。
规划首次提出“沪派江南”的概念,形成“六域、八脉、十二意向”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
金山区·亭林松隐
亭林松隐属于“泾河低地、疏枝风貌”,延续着“沿湾向海、疏枝渗透”的核心风貌肌理特征。
疏枝渗透、水环拥村,水田相融是松隐片区水乡意境
后岗老街:后岗塘水运交通孕育了古老的水乡集市
多级疏枝水脉,串联村落组团,外围是广袤田野
一、疏枝渗透多级水脉孕育独特“水田林路村”格局
蓝天白云,自然水岸,悠然漫步,观古桥、花草、竹林、菜地
夕阳下,一排村埭一片田,是诗意的田野栖居
道路两侧的林地,阳光洒下,地上零星点缀着草花
更小的水系渗透进村,古桥跨水,小路蜿蜒
田野环抱、顺水而居的村落成为沪派乡村的美好画卷
二、花草生灵乡村自然生态与地域文化的重要符号
成片的春飞蓬、小麦,圆圆蒲公英,枸杞冒出了嫩芽
角落盛开的野蔷薇,围栏两侧开花的蒿菜,薜荔是凉粉的原料,水岸边一颗高大的皂荚树
鸡鸭鹅也有自己的“小圈子”,惬意的午后,有两只犯困的猫咪
三、安居百姓艺术源于生活,淳朴的乡村“艺术家”
房前屋后是村民自己的小三园,竹篱分隔是最乡野、最实用、最务实的“设计”,艺术源于生活,在小菜园里邂逅了一位正在浇水的“艺术家”。
村民们正忙于农事,在林地中,在田野里,他们的身影是乡野画卷的点睛之笔,诠释着沪派江南·水乡原村的淳朴之美。
四、三师联创乡野踏歌共绘沪派江南·亭林雅集
非常热情的阿姨,一定要我们试试自家小菜园种的莴苣干
与设计师们积极交流的村民,表达着他们的美好栖居愿景
踏春的设计师,慢下来,喝杯后岗卯时酒,来杯村咖,田里走走,树林下小憩一下,看看正在长大的番茄、土豆和地瓜。
未来的亭林松隐,将以疏枝叶脉的蓝绿基底意向、沪字之源古韵雅集的文化脉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场景,诠释沪派江南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