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1日电(记者胡洁菲)以“青天揽星河 浦江共逐梦”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日前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成功举办。活动主要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
青浦区副区长孙挺说,青浦区正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2024年青浦区GDP增长7.3%,位居上海市第三、郊区第一,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达12.2%,位居上海市第一。青浦正构建“3+3+3”现代化产业体系,低空经济作为百亿级产业集群。未来,青浦将加快研究低空经济专项扶持政策,深化与高校合作,构建“场景+技术+人才”的融合创新生态,打造涵盖整机研制、零部件制造、场景应用、保障服务等环节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栋林说,青浦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先行示范,正加快强化政策协同、打造示范项目、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天基设施+低空网络+地面应用”立体化发展格局。上海将支持青浦低空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全国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国家智慧空中交通试点城区和北斗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区,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青浦力量”。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商飞工程总师、C909飞机系列总设计师陈勇以“大飞机科技创新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国产大飞机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前景;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研究院院长刘伟亮教授则围绕“赋能低空飞行的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出了低空飞行与商业卫星融合应用的创新思路。
青浦工业园区副总经理李军介绍,依托“双轨交”交通网络、2000亩储备用地及“AI+低空经济”产业赛道,青浦工业园区将积极打造低空智造核心承载区,目前园区已经集聚了普惠发动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法荷航空、华测导航、一电航空、众之诺等龙头企业。未来还将立足园区化工新材料优势,联动新能源产业,重点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轻量化合金、固态电池、高精度导航芯片等相关企业;聚焦航空部件制造与维修、卫星装备细分赛道,推动航空及低空产业链升级;借助北斗导航等相关产业基础,引进工业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活动上,还有四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分别是“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聚焦无人机系统、飞行汽车研发制造,打造低空产业链核心环节;“海锋水陆两栖飞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引入国际知名Seabee水陆两栖飞机技术,填补国内高端通航飞机市场空白;“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青浦园)”,由山河景(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天巡者空天飞艇研发生产项目”,曾承担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临近空间6G通信验证平台建设等,覆盖指挥通信、6G通信、环境监测等多元场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