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圆智禅农国际文化周”启幕佘山
4月30日,以“躬耕乐道·禅悦夏弦”为主题的“圆智禅农国际文化周”暨上海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14岁成长仪式在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拉开帷幕。本次文化周活动获得行业内外二十余家文化机构倾力支持,融合党建引领、非遗传承、国际交流与耕读教育,以“禅农文化”为纽带,打造了一场集文化体验、学术研讨、环保实践于一体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友人、留学生与国内青少年群体共同参与。
活动以“党建+文化”为特色,在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松江管委会等指导单位的协同下,深度挖掘禅农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上海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严贝娜在致辞中表示:“党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融共进,形成双向滋养的良性循环。我们以禅农文化为载体,将红色基因有机融入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激活文化生命力。”
学生在“脚踩泥土”的农耕体验中感悟劳动价值,在“手触匠心”的非遗传承中理解文化创新,形成从文化认知到价值认同的完整教育闭环。这种双向赋能机制,既彰显了传统文化对党建工作的滋养作用,也体现了党建引领对文化传承的提质效应。
活动创新德育实践,将农耕体验与14岁成长仪式结合。开幕式上,百余名中学生通过宣誓、颁证等环节,在禅农文化中完成“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启蒙。天马山公园的环保实践、非遗技艺小课堂,以及“素食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引导学生从劳动教育(劳育)、生态认知(智育)、艺术创作(美育)多维度理解“三农”问题,助力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的乡村振兴新生力量。学生代表以合唱《如愿》传递新时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
低碳行走,守护绿色未来!天马山“明行足”环保行动中,克勒学子携手参与“天马山——佘山”绿色行走,沿途设有生态文化节点,任务后可打卡特色印章。活动以徒步清洁串联文化协作,在自然行走中书写青春环保誓言。
活动突出“舌尖上的文明对话”,国际素食市集汇,克勒外国语学校学生化身小导游,解析“药食同源”理念如何从东方哲思走向全球健康实践,推动“药食同源”理念与国际健康饮食文化对话。
东华大学与克勒外国语学校联合启动“我为家乡献一计——沪派江南天马山风貌区开发探究课题”项目,学生们通过天马山实地考察、禅农访谈,探索非遗技艺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此类实践将纳入校本课程,打造一批耕读教育精品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青年智慧。
5月4日至5日,由圆智禅农文化促进中心组织的公益双语讲解志愿服务成为文化传承的亮眼风景。在上海之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我们学校的学生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声,在春日山林间搭建起历史与当下、传统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本次活动由上海云开朵朵公益基金会、上海弘德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布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由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上海素食文化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中小企业家志愿服务队、东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公共艺术管理工作室与上海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共同协办。
系列活动以文化为根、以生态为脉、以青年为桥,不仅为佘山注入了“国际文旅地标”的新内涵,更通过“知行合一”的耕读教育,筑牢了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家国使命。(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