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集团式大思政课”建设教学展示成功举行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复旦大学·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集团式大思政课”建设教学展示成功举行

2025-05-06 09:09:28 来源:新华网

  近日,复旦大学·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集团式大思政课”建设教学展示在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成功举办。活动基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人民城市‘大思政课’”的发展思想与教育理念,以“东西协作赋能思政课教学,一体化贯通铸牢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携手滇藏师生共同开展小初高思政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展示、专家研讨、东西部教育对话等形式,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展现新时代思政课的生动实践与使命担当。

  本次活动由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人民城市研究院、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承办。

  活动中,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师生代表与来自滇藏地区的多个学校师生代表进行教学协作。教师根据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从不同维度引领学生学习、解读、诠释“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党的发展思想、根本宗旨的理解与认同。

  童心向党,根植家国情怀。来自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的马心彦老师以《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题,通过四个层层递进的课堂环节设计,构建启发式教学模式,架起政治理论与儿童认知间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象内涵。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刘芸老师等四位老师,分别从儿童化表达与思政育人角度对小学思政课堂展示进行了深度点评,指出小学生主要依赖直观感觉与形象认识世界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并对本次课堂展示的循序渐进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

  立足时代,明晰历史方位。来自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的耿艺佳老师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题,将课程拆解为“原汁原味——读原句: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场景还原——来时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人民的故事”等四个环节,巧妙串联起东西部学子的认知共鸣,并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开展实践调查、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的特征与挑战,激发学生文化自觉,强化学生使命担当意识。

  在高中课堂,来自云南省迪庆藏文中学和学智老师以《从“雪山净土”到“东方明珠”跨越2000公里的共同课题》为题,通过“‘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厚来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三个篇章,带领学生探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内涵。课堂上,解放前后云南地区人民生活的今昔对比令人动容,“沪滇牵手”精准扶贫的实践案例令人振奋,“如何把香格里拉的特色农产品走进上海市场,带动更多农户增收?”的情景讨论更令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们在思政课上进一步领会了东西部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理解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一脉相承的价值坚守与与时俱进的实践创新。

  “世外教育集团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展大思政课,是为了在复旦的专业引领下,将各世外学校的思政课开出特色、结出硕果。”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徐俭表示,“世外教育集团将扎扎实实地把大思政课落实好,将此作为立德树人、树根立魂的重要载体,让孩子们在思想上、认识上、方法上取得进步。”

  援滇干部、上海市控江中学党总支副书记、云南迪庆藏文中学校长李沐东结合教育帮扶实践,分享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经验。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以“石榴子项目”为抓手,通过“讲座共听、团课共学、班会共上、教学共研”协作模式,将东部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边疆多民族地区。

  “只有深入边疆才能理解真实需求,这正是教育帮扶工作者‘走到那里、了解那里’的实践价值所在。”李沐东说。

[责任编辑: 许超]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