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纽带”到“加速器”,从“上下楼”到“上下游”!曹杨这处党群服务阵地有了“新身份”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从“红纽带”到“加速器”,从“上下楼”到“上下游”!曹杨这处党群服务阵地有了“新身份”

2025-06-28 23:07:18 来源:新华网

  一尺柜台聚合双重职能,“双员”并肩驻守探索服务新路径;一座楼宇打通产业脉络,“上下楼”成“上下游”双赢开新局。6月28日,“薪火相传跟党走,时代‘曹’头齐争先”——曹杨新村街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在曹杨经济发展中心电科大厦服务站启幕,以“叩问・薪火相传”与“见证・时代答卷”双篇章叙事,生动书写街道探索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阵地焕新・红色脉动赋能楼宇生态

  从服务窗口到资源枢纽的能级跃升

  曹杨新村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红色基因始终在这方沃土一脉相承。近年来,随着辖区各载体平台能级的提升,党建引领向经济赋能深度延伸的趋势愈加显现。

  

  本次活动以“曹young思享会”碰撞基层智慧、“楼宇党建赋能服务包”输送定制资源,并通过“新”家园靓颜行动、“新”风尚传播行动、“新”力量加油行动、“新”感情升温行动等一系列“新心向杨”结对行动,进一步打破条块壁垒、深化资源赋能,将楼宇党建工作转化为提升营商服务能级的有力引擎。现场发布的“红色脉动”地图,链接技术、人脉、政策、项目与核心要素,形成“资源雷达图+智慧导航”双功能载体,通过“三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精准对接企业诉求,实现智能化供需匹配。“这张图是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密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主阵地电科大厦一楼楼委会驻点正式升级为“曹杨经济发展中心服务站”,融合咖啡区、政策资料角、沙发洽谈区、“一网通办”自助终端等功能区。党建指导员与营商专员“双员”常驻办公,构建“前沿哨所+资源枢纽”双定位,实现“党建业务、政策咨询、资源对接”一站式服务。

  机制创新・“双员”驱动激活发展动能

  从“上下楼邻居”到“上下游伙伴”的生态蜕变

  党群服务阵地不仅是“红色纽带”,更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双员驻楼+楼委会”机制创新,以“1+3”模式(政治引领+民主参与+文化浸润+服务赋能)为核心引擎,通过“党建搭台、经济唱戏”,实现“党建强、发展强”双赢共促的服务效果。除了解答日常咨询、宣讲惠企政策外,“双员”在走访企业时可同步收集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意向、人才技术等核心需求,分层分类对接政务部门、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专业力量,形成诉求流转闭环办理,依托党建阵地焕新这一空间改造,有效实现服务能级的裂变。

  如今,将物理空间相邻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协同动能的实践探索,已在电科大厦内结出“果实”。上海华尚成悦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同驻该楼,前者专注智能交通,后者深耕系统研发。在服务站的牵线下,两家企业从上下楼的“邻居”,转变为技术互补的合作伙伴,形成了“找服务不出楼,谈合作上下楼”的良好局面。

  区域协同・红色引擎驱动产业跃升

  从单点服务到沿沪宁创新带的坐标延伸

  从服务站望向更远,曹杨新村街道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入沪“第一站”的地区经济发展坐标清晰可见。翻开长三角区域地图,这条创新带如同一条珠链,将沿线城市和区域系在一起,串起了产业合作,也联起了协同发展。2025年,上海市更是将加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列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进一步承接产业创新带的溢出效应,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格局,街道结合曹杨经济发展中心电科大厦服务站等平台载体,持续激活党建引领这一“红色引擎”,与企业需求共振,不断彰显经济“强韧性”,跑出发展“加速度”。持续聚焦千亿级产业集群种子,完善“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生态圈;持续强化人才引育,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智力活水”。以兰溪路更新为契机,发展首店经济、焕新“生活服务轴”;以武宁路立面改造为窗口,构建“科创展示轴”;以曹杨“劳模精神”为引领,织就“人文展示轴”。坚持建强服务平台,焕新楼宇服务阵地;培养“金牌”团队,强化政策解读、资源对接能力;升级服务机制,让“企业找服务”变为“阵地送服务”模式。

  面向未来,街道将持续拓展服务边界、深化创新机制效能,为推动党的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 史依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