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6日电(史依灵)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风险感知、预警研判、协同响应与韧性恢复提供了全新范式,同时也催生了技术伦理、数据安全与治理效能等深层议题。如何依托智能技术重构应急管理体系?日前,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市复杂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创新”为主题的第一届应急管理新视野国际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会议聚焦智能驱动下的风险治理理论突破、技术应用创新与跨学科交叉研究,旨在搭建学术交流、政策研讨与实践探索的高端平台。
第一届应急管理新视野国际会议举行。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该会议设主编论坛、主论坛、专题论坛、圆桌对话、青年论坛等形式,通过探究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技术和应急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探讨城市复杂风险治理的前沿范式。参会专家在研讨中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给城市风险治理带来了新工具,势必带来新的应急管理范式变革。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功能愈发多样、人口不断聚集、风险来源持续多元,全球城市在不断发展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外部冲击的各类风险,如何构建经济、社会、工程、生态韧性安全的城市成为全球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据介绍,这次国际会议把握“人工智能”“应急范式革新”“巨灾应对”“产业创新”“决策机制”“跨界跨域协同”等议题,设置了10场平行分论坛,70场学术报告,4场圆桌研讨,29场墙报展示报告。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应急管理智能技术赋能与应急范式革新、城市韧性与风险治理、基层应急能力、风险认知与行为、巨灾应对与跨境协同、政策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等重大议题开展学术报告和讨论,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如何在现有应急管理工作成效基础上不断推动城市韧性安全建设。
本次国际会议还特设长三角应急管理论坛,围绕“智慧‘应急’,共筑城市安全防线”开展研讨,来自于沪苏浙皖的60余位应急管理领导和专家齐聚该论坛,共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探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应急管理协同。
“政产学研”协同的社会共治应急管理机制,是应对现代复杂公共安全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次国际会议邀请来自政府部门、相关产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及行业组织等齐聚一堂,共同推动和构建“政产学研”协同的社会共治应急管理机制。与会各方表示,将携手将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筑牢城市安全屏障、守护人民安宁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工智能与应急产业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灾害预警、风险评估、救援指挥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据悉,本次会议特别设置应急产业论坛暨AI赋能城市安全应急产业重点领域交流会,应急产业相关重要企业开展热烈交流,共同谋划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应急管理产业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