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4日电(许超)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位于上海浦东周浦镇的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领”)正以其深厚的技术积淀与清晰的战略视野,在智能座舱领域开辟出一片独特天地。近日,通领董事长项建武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描绘了行业广阔前景,也印证了周浦对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创新驱动,锚定智能座舱新蓝海
自2007年成立起,通领便以“共建舒适的驾乘体验”为愿景,深耕汽车内饰智能化赛道。在项建武看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突飞猛进,汽车座舱正从单纯驾驶空间转变为融合娱乐、办公的“第三空间”,这为内饰智能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技术,突破是通领立足之本。通领引以为傲的IMDL自发光技术,革命性地解决了传统LED背光导致的部件厚重问题。“我们在面板内部实现导电油墨印刷,替代传统灯管,” 项建武介绍,“这不仅显著减薄减重,契合汽车轻量化趋势,更提升了设计自由度与用户体验。”这项创新正是通领响应市场升级、紧贴客户需求的前瞻性成果。目前,通领在智能化面板、车内舒适系统等领域已实现“全工艺覆盖”,这一国内稀缺的能力已然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上海研发+全球制造”,锻造产业链韧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产业链格局,通领布局清晰:以上海为“最强大脑”,辐射全国,走向世界。项建武强调,上海作为人才高地,是研发总部的理想落点;而制造产能则依据地域优势科学分布——武汉、深圳等基地充分利用中部劳动力与成本优势,海外则在美国、墨西哥、泰国积极布局生产基地。
这种“上海研发+中国制造+全球供应”的模式,是通领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关键。一方面,上海周浦的总部基地汇集顶尖人才,持续驱动技术迭代;另一方面,全球多点制造网络有效分散风险,确保对国际客户的稳定交付。目前,通领全球员工约千人,上海本部占600余人,且技术研发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为区域就业注入活力。
数字筑基,绿色护航,迈向全球领先
在国务院发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指引下,通领已将智能制造融入血脉。作为“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之一,通领自2018年起便持续投入数字化建设。项建武坦言:“数字化是长期工程,需坚定信念与全员参与。”通领的秘诀在于让业务部门主导数字化落地,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生产痛点,从而在报废率降低、数据融通与快速响应等方面收效显著。
绿色发展同样刻入通领基因。通领不仅是工信部认证的“绿色工厂”,更积极实践光伏屋顶、储能系统与设备能耗智能管控,将可持续理念贯穿生产全链条。
周浦沃土:企业成长的坚实后盾
谈及为何扎根浦东周浦,项建武表示:“周浦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不仅区位优越、人才汇聚,更有着‘重商、安商、亲商’的一流营商环境。”他说,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员工生活遇到困难,周浦镇政府总能“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这种高效、务实的服务精神,成为通领安心发展、大胆创新的坚强后盾。
展望未来,通领已锚定“出海逐梦,智创未来”的年度主题。泰国、墨西哥工厂建设稳步推进,智能制造第三期工程加速落地,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随着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深化(内部导师制、定期培训),人才引擎将持续轰鸣,助力这家从周浦走向全球的科技企业,在汽车智能座舱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视频:张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