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小镇走向世界舞台 | 专访曼彻斯特大学人文学部国际化副院长安吉莉亚·威尔逊教授-新华网
2025 07/24 23:32:30
来源:新华网

从美国小镇走向世界舞台 | 专访曼彻斯特大学人文学部国际化副院长安吉莉亚·威尔逊教授

字体: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人文学部国际化副院长、政治学教授安吉莉亚·威尔逊走进位于上海的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并在此接受媒体专访。我们也有幸与她展开一场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这场深刻的对话,仿佛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横跨文化与思想的全球之旅。她出生于美国小镇,职业生涯跨越三十余年,深耕英国顶尖高校,其人生故事充满了跨文化、跨学科与跨思想的交流。她对国际教育的热情以及人文学科所具有的变革力量,在她的言语中熠熠生辉,展现出一个更紧密、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世界愿景。

  起点

  Part 1: The Starting Point

  Wilson 的国际化旅程起点,离曼彻斯特热闹的校园非常遥远。我出生在美国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她回忆道。我成长的社区很小,教育资源也很有限。但我在英国作为国际扶轮社奖学金获得者攻读硕士的经历改变了一切。这段经历让她看到了全球对话的力量——也成为她如今工作的核心理念。这不仅仅是理解政治或商业,她说,而是关于文化、观点,以及学会用他人的眼睛看世界。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她最喜欢的词是 “diaphobia”——对对话的恐惧,这正好与她的理念背道而驰。害怕交流会让我们变得狭隘,她说,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对教育至关重要。这正是她在副院长岗位上所推动的理念:鼓励学生和研究人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着更广阔的视野离开曼彻斯特。

  人文学科的意义

  Part 2: The Power of Humanities

  Wilson 所管理的人文学部涵盖从社会科学到法律、商业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她笑称:基本上就是除了理工科以外的所有学科。在这个科学和技术经常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她是人文学科独特价值的坚定捍卫者。“STEM 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便利,她笑着说,但人文学科才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从应对科技时代的焦虑到探索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曼大的相关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理解力,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现实世界。

  Wilson 最引以为傲的项目之一是全球课堂Global Classrooms——一个即使无法出国的学生也能参与国际学习的计划。不是每个人都能飞去中国或印度,她说,所以我们通过在线平台,把我们的学生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和讲师连接起来。通过虚拟交流和嘉宾讲座,曼大学生能够进行跨文化对话,获得多元视角,无论是科研合作还是思想碰撞,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

  第三个篇章

  Part 3: The Third Act

   一群人站在火车旁走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今年正值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AMBS)成立 60 周年,威尔逊将其视为反思与革新的契机。“60岁就像是人生的第三个篇章,她打了个比方,既有青年时期的活力,又积累了中年的经验,同时也有了去反思我们是谁的智慧。 AMBS 而言,这份智慧体现在以研究为驱动的教学中——教师将前沿洞察转化为能应对瞬息万变世界的知识。“60 年前我们教的内容,早已不同于今天,她指出,我们灵活、富有创意,且持续学习。

   卡通人物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跨界交流和全球视野

  Part 4: Interdisciplinary & Global Vision

  Wilson 同样热衷于跨学科合作,这也是曼大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AMBS 的教师与计算机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学者合作,研究范围涵盖从人工智能伦理到艺术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我们创业中心(Masood Entrepreneurship Centre)的课程对所有学生开放,而不仅限于商科学生,她说,关键是要教会他们如何积极影响身边的世界——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于社会、家庭和社区。成为亿万富翁当然很棒,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影响力。

  在这个越来越内向封闭的世界里——“也许是因为疫情后的影响,也许是特朗普时代的趋势,威尔逊半开玩笑地说——她认为国际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曼大对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挑战的关注正体现了这一点。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年度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曼大因在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突出表现,位列英国第一、全球第二。我们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成功,她说,我们是在教他们如何改变世界。

   文本, 形状, 箭头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威尔逊看来,AMBS 是曼大跨学科教育拼图中的关键一块,它的商科教育正是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中汲取力量。我们的 AMBS 同事不仅仅是在孤立地教授商业模型,她满怀热情地解释,他们一直在与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保持对话。这种跨界交流深刻影响了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带来了全球化视角——无论是解析政治经济的复杂性,还是理解国际市场中的文化差异。他们帮助学生读懂这个世界,她说,从早晨新闻的行间字句,到董事会会议的微妙氛围。

  这种跨学科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商业敏锐度,更塑造了他们的情商与社会责任感。威尔逊强调,AMBS 的教师借助人文学科,教会学生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并富有同理心地领导他人。这并不是用一个理论去解决所有问题,她指出,而是把来自不同学科的洞见交织在一起,去管理团队、构建企业并做出道德决策。通过建立这种更宽广的意识,AMBS 正在培养的是那些不仅追求利润,更懂得自己在全球变动中角色的领导者。

  

  对于那些希望投身国际学术交流、并在不同学科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的学生和年轻学者,威尔逊给出的建议既诚恳又坦率:我懂的——外面的世界确实让人害怕。疫情让我们习惯了待在家、安全、封闭。但不走出去,代价更大。她分享了自己学习中文的经历,从用多邻国自学,到参加曼大的孔子学院课程,再到亲身游历中国。我在从北京到上海的旅途中,一周学到的东西,远超在手机 App 上学几个月,她眼中闪着光说。你必须走出去,即使害怕也要试。只有这样,才能成长,才能去解决世界的问题。

  尾声

  Part 5: The End

  在对话的尾声,威尔逊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晰:在人们常说“STEM为王的今天,人文与社会科学不仅是锦上添花,它们是不可或缺。通过推动对话、批判性思维、情绪智力与全球意识,这些学科帮助学生成长为真正有思想、有影响力的公民。从美国乡村小镇到国际舞台,威尔逊自身的经历正是一个最佳例证——教会我们走出舒适区的勇气。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