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15日电(史依灵、曾玉竹、何诗喆)“希望你们积极回应时代呼唤,主动思考‘做什么样的研究’‘怎样做研究’,在知识积累和科研探索中提升学术品位,自觉以引领科学前沿、服务国家发展、造福人类社会为追求,深入挖掘具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锤炼自身学术洞察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创新高峰不懈攀登。”在9月14日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丁奎岭说。
上海交大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刻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迅猛发展,国家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步入研究生阶段,意味着同学们在完善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逐步从理解已知转为追寻未知、创造新知。”丁奎岭表示,这是从知识的“学习者”走向“探索者”的关键时期,是一个持续拓展认知边界、孕育学术成果的创新过程。丁奎岭勉励研究生新生说,希望你们胸怀家国天下,把科研方向锚定在国家所需、人民所盼之上,坚定勇攀高峰、创新报国的志向,砥砺不惧挑战、攻坚克难的品格,从解决“小问题”、积累“微创新”出发,勇闯无人区、攀登制高点。
开学典礼上,上海交大校友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磁浮技术部部长石煜结合自身经历,围绕“责任、勇气、担当”分享感悟时说:“刚进交大,我的学术基础偏弱,能否顺利毕业像是‘未知黑洞’,但我并没有在焦虑中消沉。专业底子薄,我就一边给师兄打杂,一边请教;做实验,一套样机不好用,就做三套。每天进步一点,既能缓解焦虑,又收获实实在在的成绩。”毕业后,石煜带领团队攻克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电气系统关键技术,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高铁与民航之间的速度空白。石煜勉励学弟学妹保持勇气与锐气,“将困难化作星光,照亮前行的路”。
教师代表、开源鸿蒙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创始主席、计算机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陈海波以操作系统为例,向新生们分享科研经历与学习感悟。陈海波表示,希望大家能在学习中筑基,构建精简而强大的知识“微内核”;在科研中结婴,以深度神经网络的“容量”整合各领域智慧;在人生中致远,以延迟满足关注持续成长而非短期结果。
开学典礼上,新生代表朗诵《何以交大》,回溯学校“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的历程,宣誓传承使命、奋发有为。当日,上海交大原创视频《梦想》同步推出,用影像记录了交大学子六种追梦姿态,共同勾勒出上海交大研究生的青春画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