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牵大手——中华小故事赏析分享会”活动走进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
“夸父是谁?”
“夸父是一则成语故事,我来给你讲讲……”
17日,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的50位学生和家长集体收看中华小故事原创动画片。
“看了夸父追日的动画片,我感受到了他拼搏、奋斗、不懈的精神,这是我们现在学习也需要的。”七年级学生谢伊代・努尔艾合麦提说。
当天,由新华网上海频道、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心主办的“小手牵大手——中华小故事赏析分享会”第三场活动走进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分享会通过原创动画片、互动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和家长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网上海频道联合上海水木华语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原创系列动画片《上下五千年》,通过一则则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讲述中华传统文化。
在系列动画片播放期间,分享会邀请25对学生和家长“组团”参加游戏环节,游戏分为“正话反说”“绕口令挑战”“你画我猜”“词语接龙”等。
“大美巴楚”“瓜果飘香”“甘草加工”……即便将文字顺序打乱,42岁的学生家长努尔·艾克木都能顺利地抢答念出正确答案。
“我在一旁给了一点小提示,但父亲的发挥还是非常好。”一旁七年级的儿子米热不拉·努尔说。“精卫填海的动画片打动了我,小鸟身上坚持不懈做一件事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品质。”22岁的木牙塞尔·热合曼说,她作为学生的姐姐参加了当天的分享会。
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校长阿依夏木姑·吾甫尔说,学校开设了书法、大鼓、狮子舞、朗诵、剪纸等传统文化社团或课程,学生反响热烈,踊跃报名。
距离学校10分钟车程的巴楚县城,上海援疆干部近年来投身于巴楚图书馆的内部建设,打造了6万多册的藏书库,同时开设了古典乐器、非遗、民俗艺术画等多种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打造出“胡杨书院”品牌,并总结出了礼、义、仁、和的黄杨品质。
“我们定期会组织学生前往图书馆,4个班级一批参与‘胡杨书院活动’,每一个学期基本覆盖全校2500多名学生。”阿依夏木姑·吾甫尔说。
“分享会所体现出的坚持不懈、勇于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品质和巴楚的‘胡杨品质’高度契合,易受到当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上海援疆干部陈文珑说。
分享会后,主办方向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捐赠书籍《近镜头:温暖的瞬间》和小天中华文化学习机,学习机集成了数百集动画片,系统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供师生在校使用。
“小手牵大手——中华小故事赏析分享会”从16日开始,陆续走进喀什地区的六所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