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街镇 | 从“千年古韵”到“国潮先锋”——南翔镇的“文化密码”-新华网
2025 09/24 14:26:45
来源:新华网

解码街镇 | 从“千年古韵”到“国潮先锋”——南翔镇的“文化密码”

字体:

  

  新华网上海9月24日电 百年老店长兴楼变身“老外”专程前来打卡的国潮文创中心,环球ACG产业基地里为《哪吒2》等大片“添砖加瓦”的青年团队荟聚,千年南翔老街上涌现机甲联盟机器人……

  这里是上海嘉定南翔镇——是文脉传千年的江南古镇,也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国潮第一镇”,这里正在探索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的融合之路。

  南翔之“新”: 千年古镇变身“中国国潮第一镇”

  早在1500多年前,伴随着集市的兴盛,一座名为南翔的小镇就开始在江南版图上熠熠生辉。

 图为南翔老街。新华网 许超 摄

  穿越历史的长河,今天的南翔,应该是怎样的?

  新,是这座千年古镇交出的答卷,这里正从传统江南古镇迈步进入“中国国潮第一镇”。

  “南翔镇位于我们嘉定区的东南门户,是一座融汇古今的千年古镇。”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斌介绍,“去年8月,南翔镇全面启动古镇体制转型工作,12月确定以‘最中国、最国际’为宗旨,以‘国风’‘国韵’‘国潮’为核心IP理念,全力打造‘中国国潮第一镇’。”

  在他看来,古镇的打造离不开“四力一气”:文化力、科技力、产业力、传播力与人间烟火气的融合发展,也离不开两个“新”。“南翔,既要从城市空间的更新,给古镇的当代元素找到新落脚点,也要从产业的焕新着手,在‘未来赛道’发力。”叶斌说。

  新,给了古镇源源不断的魅力——

  今年1月至8月,南翔老街的客流量达473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0%。

  新,给了古镇生生不息的活力——

  12家上市企业、251家专精特新企业、594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集聚,游戏动漫产业总产出超300亿元。

  空间更新:老街深挖文化根脉,激活国潮IP

  走进南翔老街,典型的十字水街江南古镇格局一览无余。“我们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对很多原来的一些老旧闲置空间进行微更新。”叶斌说。

  非遗大师工作室、本草源香中药文化馆、海派雕塑瓷体验馆……和平街“非遗文化民俗街区”里,汇聚了众多非遗项目和匠人,游客们正在这里亲手体验一项项传统技艺;“槎溪·货郎集”国潮市集,将传统集市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完美结合;引进“上海笑天地”,常态化呈现非遗曲艺……

  走在老街的主入口,古色古香的江南传统建筑外墙上“趴”着一只硕大的动漫小笼包艺术装置,还时不时地喷着蒸汽,原创IP人偶“包小龙”和“包小花”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拍照“打卡”。

  图为长兴楼。新华网 许超 摄

  长兴楼国潮文创空间的“操盘手”周竹茜是名“95后”。有着美国留学经历的她,注意到国潮正在成为海外中国文化传播的“吸睛点”,“当得知老街将打造海派文化结合现代国潮的新场景时,我决定把推出国潮文创空间的想法落地”。

  图为小笼包文创产品。新华网 许超 摄

  以小笼包为灵感的冰箱贴,“谐音梗”主题的文创雪糕,蒸屉外形的射灯,现在,这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店,在国潮浪潮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作为南翔镇的文化地标,古猗园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是活动主会场和文化展示窗口。檀园内开设了国风市集,汇聚茶饮咖啡、国风服饰、潮玩谷子等多元业态。对混堂弄院落的改造,更是复刻了老上海街巷风貌,融入轻餐饮、游艺设施、沉浸式清吧等元素,重现了市井烟火记忆。

  产业焕新:构建全链生态,“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在南翔镇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着1500多家游戏公司,年产出达到300亿元。外表看起来是普通办公楼园区的环球ACG产业基地,更是聚集着200多家动漫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

  图为环球ACG产业基地。新华社 周蕊 摄

  环球ACG产业基地,不仅是一个物理园区空间,更是动漫产业链上下游平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格局已然成型。

  环球ACG产业基地总经理颜重光说,以《哪吒》系列动画电影制作为例,红鲤动画负责部分场次制作,瑞云科技提供云渲染技术,幻马文化进行立体转制,多家企业通过“上下楼”的便捷协作,高效完成复杂制作任务。

  密集的上下游,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依托南翔镇及蓝天经济城,基地对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帮扶,助力“苗苗们”孵化。企业入驻时,协助完成工商注册,快速完成开业筹备;运营中,助力企业申请政策优惠,减轻运营成本;发展时,借助行业协会资源,搭建全产业链平台,精准对接上下游企业,推动企业合作,让创意快速转化为商业成果,展现出强大的孵化能力。

  越来越多的好企业好项目涌现出来。上海智间网络孵化的原创动漫形象“萌芽熊”,以独特的“绿色治愈”理念融入国潮浪潮。创始人张耀介绍,萌芽熊不仅是古镇街头的文化推广大使,更创新打造了“IP+心理疗愈”模式,走进校园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颜重光说,与2017年基地启动时相比,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国潮作为“主线元素”,以南翔为原点,不少原创作品更不断走向海外。

  思路创新;“人民的古镇”,有烟火气的古镇

  在互联网上,曾有人问,一座古镇最理想的状态是怎样?

  答案也许是,历史的“根”、生活的“味”与时代的“需”相结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同样可以运用在古镇转型中。”叶斌说,“我们这个古镇本质上是一座人民的古镇,无论怎么样改造,到最后这个古镇一定要老百姓喜欢,一定要有烟火气。”

  这里不是专供游客的“样板房”。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下午,南翔老街依然人气十足,居民在这里享受着烟火气,伴随着夜幕的降临,在附近工作的人们纷纷来到老街“下馆子”。

  这里可以是新技术新场景的“试验田”。小广场上,两个年轻人正卖力地蹬着特别的“脚踏车”,通过踏板发电,点亮国潮美学空间外墙上的南翔双塔、南翔小笼、哪吒、萌芽熊及游戏谷等五大本土IP的霓虹灯。

  图为本土IP霓虹灯。新华社 周蕊 摄

  这里也可以有机器人出没的“未来范”。叶斌说,在不久的将来,你也许可以在老街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飞行看上海”VR体验和“小笼宝宝数字人”集群提供智能语音讲解、景点推荐等智能服务,四足机器人帮游客搬运行李,清扫机器人在路面河里默默工作,“我们希望千年的古镇能够闪烁科技之光”。

  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周杰说,一年一度的南翔国潮大会即将揭幕,老街正在进入最后的“冲刺期”。国潮大会期间,整个街区将推出数字大屏和数字灯笼,结合中秋国潮和南翔小笼文化展,营造出浓厚的国潮古镇魅力。同时,联动上海国际光影节,策划建筑与水街光影秀,构建全域光影矩阵。

  图为古猗园内。新华社 周蕊 摄

  “站在1500多年历史的这片热土,我总觉得自己作为镇长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工作是连接历史,走向未来。”叶斌说,“我们希望每一个生活工作在南翔的居民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步一景的江南水乡、融汇古今的历史名镇,也是勇于创新的科技高地、开创未来的梦想之城。”

  通过构建“传统文化+智能科技”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南翔镇正在成为沪派江南文化的新地标。从千年古镇到国潮先锋,在“中国国潮第一镇”的目标引领下,南翔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未来。

  出品:王永前 姜微

  策划:杨金志

  监制:潘旭 方为

  统筹:朱翃

  记者:周蕊 许超

  视频制作:徐昌敏 农佳慧

  鸣谢:嘉定区委宣传部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