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文化之花,结润疆之果——记“小手牵大手”喀什行活动-新华网
2025 09/28 20:02:30
来源:新华网

育文化之花,结润疆之果——记“小手牵大手”喀什行活动

字体:

  新华网上海9月28日电(王若宇)文脉悠远、绵延流长。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文化润疆工作的第15个年头。上海对口援建的喀什地区,9月的棉花冒出雪白的骨朵,留香瓜甜美上市,一场场从上海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经年累月之下,上海的文化润疆工作也结出颗颗硕果。

 亲子共学经典故事

  “黄帝有哪些成就?”

  “统一三大部落、制定礼仪规章、命仓颉造字。”

  35岁的叶城八一红军中学学生家长买买提依力9月19日在参加“小手牵大手——中华小故事赏析分享会”第六站活动后说,现在了解了为什么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由新华网上海频道、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心主办的“小手牵大手——中华小故事赏析分享会”活动9月16日至19日走进喀什地区六所中小学,活动邀请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以“原创动画片+趣味小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和家长共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网上海频道联合上海水木华语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原创动画片,包括《上下五千年》等多个系列,每集5至10分钟,总计近千集。

  活动期间,新华网上海频道和新闻信息中心上海中心的工作人员配合着动画片讲述“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等一则则故事,让学生和家长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夸父是谁?”

  “夸父逐日是一则成语故事,我来给你讲讲……”

  六所学校的300多位学生和家长先后观看了动画片的部分选集。

  “看了夸父逐日的动画片,我感受到了他拼搏、奋斗、不懈的精神,这是我们现在学习也需要的。”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七年级学生谢伊代・努尔艾合麦提说。

  “我印象最深的是系列动画片里‘炎黄子孙’系列的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听说开创了中华文明的雏形。”喀什六中初二学生尼加提・努尔买买提说。

  学生家长们在台下和身边的孩子频繁交流。泽普县第二小学四年级的麦迪娜误把“疏”当作了“书”,一旁的家长马依努尔轻轻对孩子说,“这个‘疏’是疏通的意思,大禹创新了治水的方式,不是一味地去堵住洪水……”

  “这样的分享会活动很有意义,创新了亲子学习的模式,丰富了家庭教育,更让家长也能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依努尔说。

  

  

 喀什六中的学生与家长正在游玩国通语小游戏

  

  活动在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第二小学举办

  趣味提升语言水平

  在系列动画片播放期间,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组团”参加游戏环节,游戏分为“正话反说”“绕口令挑战”“你画我猜”“词语接龙”等,用趣味的方式提升学生和家长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二小的活动现场,阿热孜姑丽·热合曼在侄子的邀请下参与了本场活动,并在“正话反说”环节取得优胜。“我侄子和我特别亲,一听说今天学校里要举办国通语有关的活动,立马拉着我过来了。”自上海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后,阿热孜姑丽·热合曼回到喀什,正在当地教培机构从事国通语教学和推广工作。

  “大美巴楚、瓜果飘香、甘草加工……”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学生家长努尔·艾克木也在“正话反说”游戏中表现出色,即便将文字顺序打乱,他依然能顺利地抢答出正确答案。儿子米热不拉·努尔骄傲地说:“虽然我在旁边给了一点小提示,但爸爸今天还是发挥得特别好!”

  

  活动在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举办

  “从这些小游戏可以发现,家长的国通语水平都挺不错的。”泽普县第五中学德育主任杨帆说。

  每场活动结束后,主办方都向学校捐赠《近镜头:温暖的瞬间》图书与“小天中华文化AI学习机”,后者由上海水木华语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与新疆日报社联合研发,内置近千集动画片资源,供学校在图书馆使用。目前,该设备已在乌鲁木齐、喀什等多地中小学落地使用,便于学生日常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通语水平。

  近年来,喀什地区在上海对口援疆工作的支持下,中小学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日益丰富。在泽普二小新建的书法智慧教室里,学生座位前每人一个屏幕,可清晰地看到老师的书写。

  “学校还开设了戏曲、武术等课程,图书馆的藏书也在援疆工作的支持下达到了6万多册,达到了要求的生均标准。”副校长阳红艳说。

  9月中旬,喀什地区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在泽普县举行。

  “我们学校学生和家长踊跃参加,包括硬笔书法赛、绘画比赛等。学生和家长还回家一起诵读课文。”泽普五中校长柴玉忠说。

  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第二小学则举办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红歌比赛、书法比赛和主持人大赛等多项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国通语应用氛围。

  

  活动在泽普县第二小学顺利举办

  文化浸润内心世界

  上海的芭蕾舞剧、木偶剧、轻音乐演出相继上演,为9月的喀什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

  上海木偶剧团携木偶音乐剧《报童之声》于喀什地区开展超70场演出活动。团长何筱琼说,剧团同步开展木偶文化讲座、木偶艺术培训等系列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海派木偶艺术,推动非遗传承融入学校美育课堂。

  演出、书画展、讲座、摄影赛、短视频制作……每年来自上海的数十个文化项目在喀什落地。在后方宣传部门和前方援疆团队的共同组织下,从媒体单位到文博场馆,从互联网平台到演出团体,上海宣传系统单位全情投入、奔赴喀什、各展所长。

  “前后方有机联动,让前方援疆团队的文化工作也更有信心、更有成效。”巴楚县委常委、副县长林岩松说,“甚至我们还引入了演唱会、社交媒体直播等新颖的文化形式,深受当地居民喜爱。”

  前后联动助推当地生根,经年努力促成长效机制。喀什地区的文化工作结出颗颗硕果,造福当地群众。

  距离学校10分钟车程的巴楚县城,上海援疆干部近年来投身于巴楚图书馆的内部建设,打造了6万多册的藏书库,同时开设了古典乐器、非遗、民俗艺术画等多种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打造出“胡杨书院”品牌,并总结出了礼、义、仁、和的“胡杨品质”。

  “我们定期会组织学生前往图书馆,4个班级一批参与‘胡杨书院活动’,每一个学期基本覆盖全校2500多名学生。”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七中学校长阿依夏木姑·吾甫尔说。

  “援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硬件建设后,近年来更注重文化内涵建设,开辟好一个空间后,更好装载好它,用好它。”上海援疆干部陈文珑说。

  

  

  赏析分享会在泽普五中顺利举办

  上海援疆团队发起“石榴籽小先生”项目,让学生和家长在家进行亲子阅读。叶城县八一红军中学积极响应,在校内发起“石榴籽小先生”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家庭积极参与,以亲子阅读的方式获取积分。”学校党总支书记黄贞说。

  赏析分享会在叶城八一红军中学顺利举办

  近年来,泽普县第五中学开设了剪纸、戏曲、古筝演奏等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深受学生喜爱。为进一步加大相关课程覆盖面和师资力量,上海通过对口援疆项目进行了音、体、美等学科的师资培训,每年还有七个文化项目走出校园,面向县里群众。

  “深刻地感受到近年来喀什的文化活动丰富且现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深受欢迎,浸润着各族人民的心田。”喀什六中副校长张静说。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