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阵•草舞:宋汉光、梅丽君书法作品在上海朵云轩联展-新华网
2025 09/29 12:17:00
来源:新华网

隶阵•草舞:宋汉光、梅丽君书法作品在上海朵云轩联展

字体:

  墨韵金秋,笔润初心。9月27日,上海朵云轩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隶阵•草舞宋汉光 梅丽君书法联展”开幕式。展览共展出70件作品,其中宋汉光的35件作品以隶书为主,梅丽君的35件作品以草书为主。

  步入创立已有125年的朵云轩4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本次展览的介绍,以及两位知名书者的个人简介,四周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观众或三五成群,或独自闲庭信步,细心品味书法。

  

  在开幕式上,兰亭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七一、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旗、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丁申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铜彦应邀出席并分别致辞,宋汉光先生代表联展作者讲话。

  上海朵云轩集团总经理朱旗认为,“隶阵•草舞”双人展是一场深具内涵的艺术对话。宋汉光先生隶书溯源汉碑,气象正大,尽显大汉雄强之风;梅丽君博士草书根基篆隶,笔走龙蛇,熔狂放与奇崛于一炉,展现大唐浪漫激情。“隶阵”之庄严与“草舞”之灵动相得益彰,二者同台不仅诠释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其守正创新的精神更是时代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宋汉光是知名的“金融书家”,曾任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党委书记,任期内主导构建票据市场新生态,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票付通”等创新工具落地,获“沪上金融家”和“上海领军金才”等称号。宋汉光同时是一位“跨界”书者,自幼习书,五十年来笔耕不辍,以专业精神对待书法创作,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已出版《光汉堂翰墨》、《中国金融书法家·宋汉光卷》等。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丁申阳称其“隶书溯源汉碑汉简,融汇伊秉绶、沈定庵等名家之长,作品方正大气、古拙灵动,乃是当代碑学精神的生动写照。”

  

  

  宋汉光书法作品

  青年书法家梅丽君则以草书见长。她自浙江缙云走出,以毅然决然的勇气辞去稳定工作,赴京求学,先后师从名校名师,终成学术与艺术兼备的书家。兰亭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七一对其称赞有加,“她的草书以篆隶为根基,兼容张旭、怀素的纵横豪放,黄庭坚的奇崛纵肆,以及王铎、傅山的沉雄奔放,形成了力量与自由兼具的鲜明风格。”梅丽君的草书雄健灵动,既是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其人生精神的写照。

  

  梅丽君书法作品

  本次联展汇聚了宋汉光与梅丽君两位书家的代表作品,吸引了众多上海书法爱好者。开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在精美的书法作品前驻足欣赏,频频低声赞许,拍照留念,并纷纷与两位书家合影、索求签名。

  

  “宋汉光的书法主攻并擅长隶书,他在对汉隶和简帛书进行广涉博取的同时,对伊秉绶隶书,特别是沈定庵先生的隶书情有独钟,用功颇深,他在学习继承前人书风的基础上写出了厚重、雅正、古拙、灵动、大气的汉光风格。”中国书协第五、六届理事张铜彦从专业角度点评,“今天看到他展出的一批新作,更是眼前一亮。在原有风格基础上更显奔放、粗旷、豪迈。看得出他在继承和创新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懈努力,朝着书法的高峰不断攀登。”

  谈及研习书法,宋汉光颇有心得,“书法之道,不仅在于技法,而更在于意境、神韵。我们初涉笔墨,需得日日看、日日写,方能达到技艺纯熟,但若到此便沾沾自喜,恐怕最终只能被匠气抹杀了灵气。技法成熟之后,虽不必日日看、日日写,但保持一种勤勉的学习状态,于古之先贤、今之名家的法帖中取经悟道,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融入自身的思考和领悟,则是必不可少的。”

  在宋汉光看来,书法之道无穷,需坚持不懈,勉力前行,方可修成正果。切不可存急躁、功利之心,必须像那些虔诚的修道者一样,以百分之百的诚心和执着,潜心悟道,才能有所明,有所得。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金江波认为,“隶阵·草舞”主题精准揭示了两位书家的艺术特色,两者相映成辉,气象恢宏,犹如汉唐精神的交响,在当下书坛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景观,也折射出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气象。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宋汉光与梅丽君在书法创作上的探索与贡献,认为此次联展不仅展现了当代书坛的学术深度与艺术风貌,也为上海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献上了一道美妙的“精神大餐”。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隶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指导,兰亭书会主办,上海朵云轩集团支持。

  部分展览作品一览: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