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贤城,诗意盎然。10月29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上海站总展演暨2025年奉贤区“我们的节日・重阳” 主题活动在奉贤区海湾镇圆满收官。活动以“奉读诗书 贤汇经典”为主题,不仅将中华经典诵读与重阳敬老的传统意涵深度融合,更促成了“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这一全民文化IP与奉贤“贤美文化”的双向奔赴,最终向全国观众发出传承文脉、致敬美德、共建文化强国的时代邀约。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央广网与上海市奉贤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提供艺术指导。现场,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央广网董事长张军、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慧、央广网副总裁宫歆慧、奉贤区政协副主席邵惠娟、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副处长曹杰共同启动本次活动。

此次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上海站总展演落地“贤城”可谓珠联璧合,其来有自。奉贤,这座连续4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的“人民之城”,始终深植“贤美文化”的沃土,滋养着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淳厚民风。而“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自2023年推出以来,连续两季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累计吸引40万爱好者参与。今年,央广网升级推出大会第三季,进一步深化“全民参与、共享经典”模式。二者携手,不仅是文化IP与地域特色的成功对接,更是以全民诵读形式深化经典传承、彰显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慧在致辞中表示,重阳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贤、孝老爱亲的文化底蕴。她指出,本次活动正是以诵读为桥梁,引领广大市民在声声经典中,共同感悟“贤美文化”浸润下的孝贤实践。她表示,奉贤区始终崇尚“尊老、爱老、敬老”社会风尚,并正全力构建更加完善、更具温度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真正可感可及。李慧强调,奉贤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不断丰富“我们的节日”时代内涵,持续赓续历史文脉、弘扬传统美德,为建设彰显“贤美文化”特质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谱写 “奉贤美、奉贤强”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精神力量。

作为奉贤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年度重头戏,本次总展演分为“重阳・敬老、家音・孝贤、国风・传承”三大篇章,将奉贤“贤美文化”、重阳内涵、红色记忆与古今经典完美融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贤城”的经典贤韵与人文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文化自信与道德力量。
开场节目中,上海大学吴笑老师带领诵读大会选手与奉贤中学学生合诵《少年中国说》,用热血呐喊诠释青春朝气与文脉传承的接续力量。
随后的“重阳・敬老”篇章,尽显温情与厚重。新老选手罗恩雷、高文山、梁大为连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经典诗作,以声音回溯千年情怀。上海电影译制厂一级演员丁建华带来《采桑子・重阳》,赋予了伟人诗篇新的生命律动。来自奉贤的“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周忠尉,深情诵读原创诗歌《我有一所房子》,朴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寻常小家最珍贵的温情与坚守。而由奉贤区南桥镇的诵读者张欣宇、汤静带来情景剧《与妻书》,将展演推向情感的高潮。该剧以入选首批“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名录”的《沈志昂烈士家书》为蓝本,剧情叩击人心、激荡家国情怀,让传统美德与革命精神在情感共鸣中实现同频共振。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获奖选手表彰与指导专家荣誉证书颁发仪式。自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上海站启动以来,为确保评选专业公正,活动聘请了丁建华、赵静、孙逊、张鲁一、季芳芳等业内专家组成专家团,从诵读的技巧、情感的表达、对经典的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指导。

本次活动通过央广网全平台、奉贤区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全程网络直播。琅琅书声回荡在贤城大地,不仅让千年文脉与重阳温情深深扎根民众心间,更以“经典+节日+地域”的创新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让经典诵读成为新时代“声声不息”的文明新风尚。

